根據每畝土地農業生產常年農產品產量×農產品價格-生產成本(包括人工成本)=當年每畝土地流轉收益底線價格。
2 ? 資源要素加權法
根據資源配置水平,如,地形特點、基礎設施配套、區位優勢等情況,確定相應的流轉浮動收益。
3 ? 遞增幅度測算法
根據物價上漲情況,確定土地流轉收益遞增幅度。指導流轉雙方在合同中約定,按一定年限遞增一定比例的土地流轉價格。
4 ? 特定因素調整法
根據自然災害、國家重大政策調整等特定因素,經雙方協商可依法對土地流轉價格作出相應的調整。特定因素包含的內容和土地流轉調整價格由土地流轉雙方在合同中協商確定。
5 ? 土地流轉價格總結
在土地流轉過程中對承包者沒有明確的補助政策,但國家鼓勵發展家庭農場、專業大戶、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可以通過糧食直補、農業綜合補貼、良種補貼和農機具購置補貼等給予補助。
具體到每個省、市的情況不太一樣,按國家標準,具有穩定的土地流轉關系,土地流轉期限在3年以上,單宗土地流轉面積在1000畝以上(土地股份合作社入股面積300畝以上)的,地方財政可以對土地流出方(農戶)按每畝100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