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在央視“2013中國經濟年度人物”的頒獎典禮上,小米創始人雷軍和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發生了意見分歧。 小米董事長雷軍率先胸有成竹:要在5年內在營業額上擊敗格力,如果輸了,則輸給董明珠一塊錢。董明珠女士直接告訴雷軍不可能,并回答說,“一塊錢不要再提,要賭就賭10個億。”
目
錄
五年前在央視“2013中國經濟年度人物”的頒獎典禮上,小米創始人雷軍和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發生了意見分歧。
小米董事長雷軍率先胸有成竹:要在5年內在營業額上擊敗格力,如果輸了,則輸給董明珠一塊錢。董明珠女士直接告訴雷軍不可能,并回答說,“一塊錢不要再提,要賭就賭10個億。”
于是,在即將抵達五年之約期限的今天,熱衷于當裁判官的我們出現了。這一次,群眾站在了董明珠這一邊。
12月初,董明珠在接受騰訊采訪時說道:“與雷軍的賭局已經基本勝出。而且,賭局本身并沒有什么意義,兩者不具備可比性。因為格力是做實體經濟,小米是做互聯網的,維度不一樣。”
就如董明珠當初拿出“好空調,格力造”的自信讓世界愛上中國造一樣,這一次,她也同樣充滿了自信和從容。
想必最近大家已經被這兩個風云人物的五年之約刷屏了,所以今天,我們不談10億金幣,我們來談談董明珠對于農業的情懷。
董明珠還對農業情有獨鐘?商界大佬跨界做農業?
其實也沒什么詫異的,前不久劉強東不也宣布進軍養豬行業了嗎?京東還自建了“植物工廠”發展種植業;雷軍開布局智慧農業;馬云也早就在農村做起了電商。
2017年8月,董明珠及銀隆(格力電器旗下新能源企業)高管出席了“洛陽市與銀隆”項目在河南鄭州的簽約儀式,此次攜150億元欲在洛陽推進新能源皮卡車、純電動農機具等多個新能源車型的研發及產業化。
無疑,董明珠是看好農業領域的,有三點原因:
1.農機背后擁有強有力的政策支持,2017年,以農業“供給側改革”為核心指導思想的中央一號文件,為農機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政策紅利。
2.2017年8月,農業部辦公廳對推行敞開補貼的相關政策進行了公示,在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的關鍵時期,農機補貼的政策落地。
3.銀隆是一家研發新能源的企業,在環保節能的情況下,未來發展,這塊必然是國家支持的方向。
董明珠進軍農業領域,將格力的技術份額分割到農業,對“三農”來講是一件好事,畢竟農業的商業化運營對經濟發展大有裨益。
早在做農機之前,也早在商界大佬集中跨入農業之前,董明珠就率先和農業來了一次親密接觸——種大米。
2012年,格力出資6000萬元入股松原糧食集團,共同達成戰略合作。同時,雙方共同探索和推廣大米等農副產品的營銷模式,共同研發促銷禮品型農副產品,促動格力電器銷售;探索“格力”品牌與“查干湖”品牌相互補充,實現“電器與糧食”助推式營銷新模式。
這或許跟董明珠看好大健康產業有關。馬云曾在入局健康產業時直言說:“中國下一個首富,一定在大健康領域”。2017年國內大健康產業總產值約4.4萬億元,預計到2020年產業將達到8萬億規模,市場潛力巨大。然而,董明珠認為,大健康產業離不開農業和農產品,食品安全的源頭就在農產品安全。
在互聯網發達的今天,給農村帶去了巨大的紅利,直播、淘寶店售賣農產品等模式打破了以往單一的方式,迅速占據了人們的日常生活,隨著越來越多人涌入在線農產品銷售,農產品的質量卻變得不那么容易把關。
那要如何溯源農產品質量安全?
其實,還有一種模式,不同于電商,不同于菜市場和超市,能保證農產品質量的同時還能追溯其生產源頭,利用“企業+平臺+農戶”的生產模式,通過統一種植、統一管理、統一技術、統一農資、統一物流、統一銷售的方式,保障企業對產品的質量要求和農戶對產品的銷路要求,這就是訂單農業。
美村旗下聚土網平臺,就是滿足這樣條件的平臺。聚土網目前已與全國多家企業簽訂收購訂單,用于匹配多地下游農戶的需求。未來,我們還將覆蓋更多渠道。
美村發展訂單農業,讓種植戶通過“先拿訂單再種地”放心完成種植,我們再放心供給企業,這才是最放心的農產品。
???農產品采購,就上美村旗下聚土網平臺。可微信搜索“meicunxin”公眾號,之后后臺留言提示加入美村農業交流微信群,尋找合作伙伴,一起用土地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