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小麥什么時候追肥好?小麥追肥用什么肥料好?小麥拔節肥怎么追?
目
錄
(一)整地
1、土地平整.
2、土層深厚.
3、結構良好.
4、有機質和養分含量高.
(二)麥田整地技術做到:早、深、松、碎、凈、平.
早——前茬收獲后及早整地;
深——適當加深耕作層;
松——表面疏松通氣不板結;
碎——土渣細??;
凈——及時滅茬,表土無作物根蔸;
平——地面平整,廂平溝直.
(三)施肥
1、小麥施肥特性
(1)小麥對氮、磷、鉀吸收:
氮素在小麥籽粒中占干重2.2%,是構成細胞原生質的重要成分.
磷素在小麥籽粒中占干重0.7-0.9%,是核蛋白的組成成分.
鉀素在小麥籽粒中占干重0.5-0.6%,是促進碳水化合物合成和運轉.
(2)小麥對氮、磷、鉀的吸收數量(生產100公斤小麥)純氮:2.75-3.23公斤,折碳銨46.8-54.9斤;五氧化二磷:0.88-1.39公斤,折過磷酸鈣106-16.7斤;氧化鉀:2.4-4.0公斤,折氯化鉀14.4-24斤.
(3)小麥與微量元素.小麥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需要吸收錳、鋅、銅、硼、鉬等微量元素.
缺錳:小麥葉片柔軟下披,有時出現灰色斑點.
缺鋅:影響小麥分蘗,降低成穗率.
缺硼:雄蕊發育不良,花粉少而差,降低結實率.
缺鉬:小麥植株矮小、穗小、粒少、產量低.
(4)施肥方法
A、生產200-250公斤小麥施肥量(按標準畝):總施氮量為12.5公斤;生產450-500公斤小麥施肥量(按標準畝):總施氮量為碳銨50公斤,過磷酸鈣40公斤,鉀肥10-15公斤,有機質占60-70%.
B、基肥:標準畝施有機肥2500斤,N、P、K肥占總肥量的60%.追肥:追肥占40%.
(5)種植密度
A、密度與光合生產的關系:小麥生產是通過光合作用吸收日光能轉變成有機質的過程.合理密植能充分利用日光能,密度過低,浪費光能,光合產物減少;密度過大,呼吸作用加快,消耗光合產物也增加,通風透光不良,功能葉片死亡提早,光合壽命縮短,合成有機質減少.
B、密度與產量構成因素的關系:種植密度一般基本苗,它是產量形成的基礎,密度增加時,單位面積的穗數得到提高,但穗粒數和千粒重下降;密度降低時,穗數減少,但穗粒數和千粒重有所增加.一般要求每畝基本苗數在15-30萬才是適宜的種植密度.
(6)選用良種.優良品種的特點:產量高,品質好,抗逆性強,產量穩定.當前生產上應用的良種有:鄭麥9023、鄂麥23、鄂麥18、華麥13.
(7)播期、播量及播種方式
A、播期.
冬性品種日平均溫度17-18℃,在10月以后播種;半冬性品種日平均溫度15-16℃,在10月以前播種;春性品種日平均溫度13-14℃,在10月底開始播種;華北地區在9月中旬播種;華南地區在11月中旬播種;
華中地區在10月下旬-11月上旬播種.
B、播量.一般畝播15-18斤.
C、播種方式.分三種播法:條播、撒播和點播.
1、冬前促: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盡早施用分蘗肥,特別是遲播小麥,由于播后溫度低、出苗遲、生長慢,更應盡早施用分蘗肥,以促進麥苗早發冬壯。苗肥應在三葉期施下,到分蘗期發揮作用,其用量根據土壤肥力、基肥用量、苗情以及天氣等條件而定,如果是分層施肥、麥苗播種早且長勢正常,則可少施,反之,長勢較差且底肥不足的麥田,應早施重施苗肥,一般每畝施用10~15擔糞肥或18~20公斤碳酸氫銨。
2、臘肥穩:越冬期間施用的臘肥,既可培土壅蔸,增溫防寒,又可彌補基肥不足,促進麥苗生長發育,利于早發冬壯。臘肥除了要穩外,還要堅持以有機肥為主,只是對個別三類苗施用少量化肥。
3、巧施拔節孕穗肥:施拔節肥的作用是提高分蘗的成穗率,增加收獲穗數,孕穗肥主要是?;ㄔ隽!3擞茫硚4公斤尿素對三類苗作拔節孕穗肥之外,一二類苗均采用葉面施肥,每次用1%的尿素與1%的過隣酸鈣混合液噴霧,每隔7~10天一次,可增穗增粒增產。
?? ?農產品采購,就上美村旗下聚土網平臺。
??? 可微信搜索“meicunxin”公眾號,之后后臺留言提示加入美村農業交流微信群,尋找合作伙伴,一起用土地致富。
??? 如有農產品采購或出售需求,點擊紅色字體與我們聯系,采購農產品,就上聚土網。產品采購,就上美村旗下聚土網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