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農業補貼,一直呈現的都是兩極分化的態度。領到補貼的人感謝國家的好政策,并且希望補貼的金額逐年增加;沒有領到的人則滿是抱怨,甚至懷疑國家的政策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
事實上,這幾年來農村經濟的發展及農民收入的增加離不開國家政策的幫扶,與此同時,為了實現2020年全面脫貧的總體目標,國家也逐年調整了各項補貼的力度,希望農民在拿到這些補貼之后能夠看到國家對于扶持農村發展的決心??墒?,據不少農民朋友反饋,無論是農業補貼還是其他類型的補助,總覺得自己一分錢都沒拿到過。
那么,事實是不是真的如農民反饋的那樣呢?其實不是。國家在取消農業稅之后就開始給農民發放農業補貼了,農業補貼是的的確確客觀就存在的。而且,只要是有承包地的農戶都可以在每年的6月底之前將農業補貼拿到手。所以,如果你這么多年來還不曾領到過農業補貼,那么建議你盡快到村委會了解詳細情況,找出問題的原因,然后解決問題。
此外,為了扶持農業經濟進步,鼓勵農民積極地從事農業生產,對于那些承包種植大戶,國家也有對應的補貼政策。而且,與個體農戶相比較,種植大戶的補貼可能會更多一些,不過,具體情況要具體對待,發放的金額也要以當地公布的數據為準。
當然,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國家發給種植大戶的補貼并非是人人都可以領到的,一般來說,需要滿足下述這4項條件:
①必須是規模化種植,且具備大規模種植的條件;
②北方一年一熟的地區,耕種面積不得少于100畝;南方一年兩熟或者三熟的地區,耕種面積不得少于50畝;
③大棚種植,總體種植面積不得少于25畝
④其他形式的專項農業、林業對于補貼也有一定的條件要求,具體以地方公布的標準為準。
那么,既然提到了種植大戶補貼,一般來說,補貼的標準和金額又是多少呢?
以山東為例,如果種植面積超過4000畝,則每戶定額補貼100萬;如果種植面積小于4000畝,則按照畝數進行補貼,每畝補助230元。當然了,不同地區,具體的補貼標準可能有所不同,如果種植想要申領此項補貼的話,需要到當地的農業主管部門咨詢。
另外,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不同地區對于種植大戶農業補貼的發放時間并不一致,有的地區會在6月底之前發放完畢,有的地區則會在年底之前發放完畢,具體以實際的發放時間為準。如果你所在的地區還沒有發放,那現在已經到了年底,也到了要發放的時候了,這幾天符合條件的農戶別忘記留意一卡通賬戶!
最后,每畝230元,直接打進一卡通,還沒領到的農民,年底多留意賬戶!對此,你是怎么看待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發表你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