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毛蟲是屬鱗翅目枯葉蛾科松毛蟲屬昆蟲的統稱。又名毛蟲、火毛蟲,古稱松蠶。食害松科、柏科。中國最早的記載見于1530年廣東《龍川縣志》:“明嘉靖九年,大旱時連年發生,毛黑,食松葉盡而立枯,作繭松枝上,冬末乃化盡。”至今,松毛蟲仍是森林害蟲中發生量大、為害面廣的主要森林害蟲。
在我國 ,林業上最嚴重的害蟲當屬鱗翅目枯葉蛾科松毛蟲屬昆蟲 ,其中以馬尾松毛蟲指名亞種赤松毛蟲、落葉松毛蟲、云南松毛蟲、思茅松毛蟲為典型代表, 給林業生產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 。
松毛蟲的天敵有很多,并非僅灰喜鵲一種.
(1)杜鵑.它是松毛蟲主要的天敵鳥類.
(2)灰喜鵲.灰喜鵲的食譜很寬,它主要在哺育幼鳥時捕捉松毛蟲.
(3)螳螂.2周齡以上的螳螂都可以捕食松毛蟲.
(4)螞蟻.林區內各種食肉和雜食性螞蟻都捕食松毛蟲.且松毛蟲的蟲卵和蛹,更是螞蟻非常喜食的食物.
(5)各類寄生類昆蟲.如赤眼蜂(赤眼蜂的種類較多,有一部分是松毛蟲的天敵)和寄生蜂.它們把卵產在松毛蟲的卵或成蟲體內,幼蟲孵化后以松毛蟲的卵或成蟲為食物.它們是松毛蟲的主要的天敵昆蟲.
松毛蟲的防治的方法如下:
1、加強預測預報
要有專人負責,常年觀察蟲情,以便出現大發生征兆時,及時采取措施。
2、營林技術防治
造林密植,疏林補密,合理打枝,針闊混交,輪流封禁,保持郁生,造成有利于天敵而不利松毛蟲的森林環境。
3、化學藥劑防治
松毛蟲防治原則上不使用化學農藥噴霧、噴粉、噴煙。若必需采用,則應選擇藥劑,在大面積發生初期防治小面積蟲源地,迅速壓低蟲口。
4、招引益鳥
在蟲口密度較低、林齡較大的林分,可設置人工巢箱招引益鳥。布巢時間、數量、巢箱類型根據招引的鳥類而定。
5、自然防治。
蟲口密度雖然大,松葉被害率達70%以上,但松毛蟲寄生率高,蟲情處于下降趨勢時,不進行藥物防治。安全區發生松毛蟲為害時,偶災區小面積發生時不進行藥物防治,任其自然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