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堰塘村(原七大隊)在2003年的村組建制中,由原水蹬口村(原2大隊)合并,命名大堰塘村,該村位于街道北面,距集鎮15華里,有耕地面積928畝,全村737戶,2487人,東與云龍橋村相鄰,西與沙壩鄉交界,南與老山村相連,北與小溪溝村、交易山村直接, 幅員面積10.6平方公里,境內西北高、東南低,主產水稻、玉米、小麥、油菜、煙葉、花生等作物。
民國時期,原村分別為三保、五保,建國后改為二村、五村。原2村于1952年劃為共和鄉,公社化后改為二大隊,原7村于1961的改為7大隊。1982年因地名為大堰塘村和水蹬口村。
村內現有學校、合作醫療站、變電站各一。
解放后,先后分別由張德云、羅應才、徐成登、周昌全、高方才、朱學應、劉于猛、唐志敏等同志任過村上主要干部。合并村后,蔣家富任村書記,朱志富任村主任至今。
農業生產方面:年種植水稻766畝,玉米370畝。煙葉300畝,水果250畝。
基礎設施方面:全村有公路12.4公里,山坪塘36口,水渠3.4千米。
養殖業方面:村有養殖大戶2戶,年出欄生豬2000頭,養鴨3000只,養雞5000只,養牛200頭,養羊400頭。
全村有林地378畝,退耕還林面積2375畝。有汽車2輛,摩頭車21輛,電視400臺,洗衣機90臺,電飯鍋296個,打谷機157部,現有大學生78人
-
村委核實:
是
-
政策補貼:
否
-
特色產業:
-
適宜:
不詳
-
交通配套:
-
生活配套:
-
10公里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