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竹鼠養殖戶
竹鼠喜在安靜、清潔、干燥、光線適當、空氣新鮮的環境,以夜間活動較頻繁。其活動規律可分活動周期和休息周期。其性喜暖,生活溫度為-8--35℃,最適溫度為8-28℃。喜躲于光線很弱的角落,若置于太陽下直曬時,就奔跑不息,顯得不安。當人向它吹氣時,立即露出鋒利粗大的門齒,同時發出“呼呼--”的鳴聲示威。
2 ? 竹鼠養殖技術
在人工飼養條件下,4-5個月齡,體重lkg以上開始性成熟,6個月齡后進行繁殖,一般年繁殖10只以上。幼鼠飼養3個月體重達0.5kg ,5個月可達1kg以上,最大的2-3kg。
怎樣養好竹鼠,應該從仔鼠開始,仔鼠剛產下時異常幼嫩,待其開眼后用無針頭注射器吸取人工乳對其人工哺乳。調教兩三次后,往食盤內添加糊狀飼料及鮮嫩易消化的竹枝、草莖等訓練其自由采食。40日齡左右,待小竹鼠可采食一定的粗飼料時便可斷奶。竹鼠養殖主要是飼料的問題,種草養殖竹鼠成為發展的重點,家庭養殖竹鼠吃的食物還是比較多的,特別是對于野生的來說,它屬于植食性動物,并且具有很強的粗纖維消化能力,這也是為什么竹鼠具有較多的粗蛋白,并且具有很好的口感,別是一番滋味。喂養竹鼠常用到的粗飼料有哪些呢?
常見的粗飼料一般有hn-mc甜象草、hn-mc皇竹草、hn-mc高丹草等,另外像鴨腳木、芒果枝、榕樹枝、茅草根、竹桿、竹根、西瓜皮、玉米稈、玉米苞、玉米芯、甘蔗頭、甘蔗莖、甘蔗尾、胡蘿卜、水楊柳等等這些都是竹鼠比較喜歡吃的食物,并且營養價值極高。而一些硬度比較高的食物,比如說竹子,它除了提供能量外,還可以供磨牙之用,而茅草根、鴨腳木還具有一定的藥理作用,這些對竹鼠的成長、繁育都是必不可少的,田野竹鼠養殖場建議喂養竹鼠的粗飼料上盡可能的多樣化,以保證營養的均衡。不同的地方所盛產的食物不一樣,比如竹鼠養殖大省廣西是甘蔗之鄉,也擁有很多的竹子,為竹鼠提供了充足的食物。而貴州主要是以竹子、茅草等為竹鼠的粗食物,同樣可以喂養出健康、營養價值極高的竹鼠。很多人會擔心竹鼠的飼料不夠,竹鼠的食性是喜吃竹桿,一個存欄200只左右的竹鼠場一天要投喂約15條直徑3公分長度4米多的新鮮竹桿。竹鼠如果挑食,首先多更換幾種粗料,如果還是不吃,精料可以少喂一點,1天2天在慢慢適應投喂粗料,竹鼠在餓的情況之下會選擇吃粗料。很多養殖戶,在竹鼠不吃粗料后,還始終投喂,應該給竹鼠一個適應期。
圈舍
空房、地窖、防空洞均可養殖,或用磚砌成1.2X1.0x0.8m圈舍,用磚隔成兩舍,間壁墻上留口,一間做內室,另一間做飼養場地。群養5對/平方米,也可籠養。
幼鼠
指離乳后3個月齡內的竹鼠。需投喂新鮮、易消化、富含營養成分的飼料。如胡蘿卜、甘薯、竹筍。瓜皮等多汁飼料,以及玉米、麥麩、干饅頭等精料。同時在日糧中添加魚粉、骨粉、食鹽、維生素、生長素,以提高飼料消化率,并促進幼鼠的生長發育。食物種類必須保持相對穩定,若有變更,應有過渡期。幼鼠日采食14-17g,每天投喂2次,上午少喂,下午多喂。根據幼鼠的體重、體質強弱分池飼養,每籠4-5只。體弱的應單獨飼養,促進幼鼠體質恢復。
成年鼠
成年鼠抗病力強,生長發育快,體重1.2-1.5kg 。應定時定量投喂,早晚各1次,每只日投喂秸稈150-200g ,精料 15-20g。基礎日糧常年無需變更,若變更應有一個過渡期。成年鼠牙齒長得快,需要在籠內放置一根竹桿或硬木條供其磨牙。 每天檢查竹鼠的糞便是否表面光滑,呈顆粒狀,好像是藥用膠囊。注意其毛色是否光亮,活動是否活潑,如果有意外應及時處理。
種公鼠種公鼠要求發育良好,體重1.3kg 以上。背平直,健壯,睪丸顯著,性欲旺盛,耐粗飼,不打斗。交配動作快,精液品質優良。
種公鼠精液數量和質量與營養有關,但又不能喂的過肥。青粗飼料為竹葉、竹稈、竹筍、玉米稈、蘆葦稈、甘蔗、胡蘿卜等。配合日糧為:玉米粉55%、麩皮20%、花生麩15%、骨粉3%、魚粉7%。
種鼠配種每日1-2次。春秋兩季氣溫適宜,公鼠性欲旺盛,精液品質好。每次發情1-3天,晚上配種。公、母配種比例為1:2-3,以1:l較好。
種母鼠種母鼠要求產仔率高,母性強,采食力強,體重1.2kg 以上。因幼鼠生長發育,成年母鼠還需養育幼仔,故幼鼠和成年母鼠日糧配方如下;①玉米55%、麩皮20%、花生麩15%、骨粉3%、魚粉7%。另按總量加0.5%的食鹽和生長素。②竹粉20%、面粉35%、玉米粉10%、豆餅粉13%、麥麩17%、魚粉2%、骨粉2%、食鹽0.2%、食糖0.8%。另外,在每公斤飼料補葉酸1mg、煙酸20mg、氧化鋅75mg、D-L蛋氨酸 400mg、碘化鉀0.5mg、硫酸錳60mg、VA1500IU、VD31500IU、VB12 20mg、VB2 6mg、VE30mg。將上述飼料混合,加水揉成饅頭狀或顆粒狀,然后曬干或烘干,飼喂竹鼠。
母鼠懷孕期為60天,此期投喂飼料需干凈、新鮮、多元化并保持相對穩定。母鼠懷孕后應單獨飼養,經常保持舍內清潔,有干燥細軟的墊草。分娩時間2-4小時,最快也要1-2小時分娩完畢。臨產前6-7天,母鼠乳頭露出,活動減少,行動遲緩。臨產前,不時發出“咕--咕--”聲,分娩時,仔鼠連同胎衣和胎盤一并產出。母鼠邊產邊把胎衣和胎盤吃掉,吃到最后咬斷臍帶,并敵凈仔鼠身上的羊水。此時可聽到仔鼠“嘰--嘰--”的叫聲。母鼠產仔12小時后,開始給仔鼠哺乳。
3 ? 竹鼠養殖可行性報告
農業部部長韓長賦主持召開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了《全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會議指出,“十一五”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堅持把“三農”工作作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斷完善強農惠農政策,加大“三農”投入力度,在各地區各部門和億萬農民群眾的共同努力下,農業和農村經濟克服嚴重自然災害影響和國際金融危機沖擊,實現了持續穩定發展,圓滿完成了“十一五”規劃確定的主要目標和任務,為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提供了重要支持。
會議強調,“十二五”是大有可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十七屆五中全會對“十二五”農業農村發展作出了全面部署,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通過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對“十二五”農業農村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各級農業部門要緊緊圍繞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重大任務,扎實工作,開拓創新,努力開創“十二五”加快現代農業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新局面。
《規劃》編制工作從2010年5月開始啟動,今年全國“兩會”結束后進一步加快了編制進程。《規劃》指出,推進“十二五”農業農村經濟發展,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統籌城鄉發展方略,以推進農業科學發展為主題,以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為主線,以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農民持續較快增收為目標,著力強化政策、科技、裝備、人才和體制支撐,著力夯實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基礎,顯著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新農村建設水平和農民生活水平,為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規劃》提出了“十二五”時期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總體目標和主要任務。總體目標是,糧食等主要農產品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高;現代農業建設取得階段性明顯進展,有條件的地區率先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農民收入大幅提高,農民生活更加殷實,新農村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城鄉發展更加協調。主要任務包括七個方面:鞏固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大幅提升農業科學技術和物質裝備水平、調整優化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努力促進農民持續較快增收、大力發展農業農村公共服務、完善創新農業農村發展體制機制和加強農村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提出在區域上進一步細化東北平原、黃淮海平原、長江流域等主產區“七區二十三帶”,加快構建農業戰略新格局。同時,對種植業、畜牧業、漁業、農產品加工業、農墾經濟等5大產業發展進行了布局安排。按照鞏固基礎、提升能力、保障發展的建設思路,提出了高標準農田、“菜籃子”產品供應能力等六個方面建設重點。《規劃》還從強化多元投入、加強農業補貼補助力度、完善農業獎補機制等8個方面提出了重點措施。
會議要求,《規劃》修改后盡快印發實施;同時要加快其他專項規劃的編制進程,使總體規劃與專項規劃有機銜接,互相支撐。做好《規劃》任務分解落實的各項準備工作,確保《規劃》落實。
3.2 ? 竹鼠養殖項目的背景
仁化縣位于廣東省北部,是粵、湘、贛三省交接地,北鄰湖南省汝城縣,東接江西省崇義、大余縣,南距韶關市區50公里。仁化縣歷史悠久。秦末漢初,南越王趙佗就在仁化北端隘口筑有“古秦城”;至南齊年間(公元479年至502年),始建仁化縣,距今約1500年。全縣轄丹霞、仁化、董塘、石塘、扶溪、聞韶、長江、城口、紅山、周田、黃坑、大橋等12個鎮,136個村(居)民委員會,總人口22.72萬,總面積2204平方公里,縣政府駐仁化鎮。?
仁化縣地處南嶺山脈南麓,以山地丘陵為主,其中山地約占70%,丘陵約占20%,-原占10%。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冬春冷,夏秋熱,年平均氣溫19.6℃;年平均降雨量1619.6毫米;無霜期305天。?
境內土地、森林、礦產、水力、旅游資源極為豐富。全縣擁有大量耕地面積、宜林面積、有林面積,森林覆蓋率78%,活立木蓄積量750多萬立方米,毛竹面積2.3萬多公頃,毛竹蓄積量3100萬多株,年產毛竹400多萬條。水力資源蘊藏量約16萬千瓦,水電總裝機容量達約14萬千瓦。礦產資源主要有煤、鉛、鋅、鎢、鐵、銅、鈾、錳、錫、硅石、磷、水晶、花崗巖等40余種,境內有全國最大的鉛鋅礦生產企業凡口鉛鋅礦和中央企業核工業部七四五礦,煤炭蘊藏量列全省第二位。境內的丹霞山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景區、世界地質公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世界地理學上“丹霞地貌”的命名地,風光秀麗,景色宜人,聞名遐邇。此外還有大批人文景觀如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雙峰寨、唐宋古塔等。?
仁化交通便利,通訊發達,供水、供電和市政建設等基礎設施日益完善。京廣鐵路支線直達縣內,國道323線、106線和省道1949線貫通全縣,縣城至各鎮公路全部實現了硬底化,鎮至各中心村公路80%實現了硬底化。水路錦江河直達北江匯入珠江。通訊網絡覆蓋全縣,開通了程控電話、移動電話、無線尋呼和小靈通無線電話。電力充裕。年發電量超過6億千瓦時。縣城日供水量達2萬噸。縣城環境優美,是廣東省衛生城鎮,創建國家衛生城鎮已進入驗收階段。全縣治安形勢穩定,民風淳樸,政通人和,是理想的投資置業、生活居住的寶地。?
近年來,仁化縣經濟保持持續健康發展,綜合實力進一步增強。工業已形成了以建材、礦產、電力、塑料、化工、冶金、機械、制衣和藤竹木加工等行業組成的地方工業體系。農業生產連年豐收,逐步形成了優質稻、沙田柚、茶葉、花生、毛竹、山地雞、山羊、板鴨、三元雜交豬、松香等農業商品基地和農業產業,農業生產正向基地化、產業化方向發展,1999年全縣實現了小康達標。以旅游為龍頭的第三產業發展迅猛。丹霞山2004年接待游客達115萬人次。外經貿工作也取得重大發展,全縣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目前仁化縣竹林資源豐富,天然的條件及氣候,均有利于竹鼠養殖。目前從事竹鼠養殖農戶已初具規模,具備批量規模化系統化養殖之基礎。
3.3 ? 竹鼠養殖項目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竹鼠養殖項目的必要性
十二五規劃開局之年,著力做好新時期“三農”工作,提高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水平。解決好“三農”問題是加快轉型升級的重要基礎,是建設幸福廣東的重要前提。要把“三農”工作擺在突出位置,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加快新農村建設,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努力建成現代農業強省并卓力與農村扶貧項目。
本項目卓力實現,現代化高效農業與農村扶貧項目的無縫連接。廣東省開始實施“規劃到戶、責任到人”的扶貧模式,改變了傳統的只注重資金物質的短期扶貧,形成了長期有效的幫扶脫貧機制。近日,《廣東省農村扶貧開發條例(草案)》首次提請廣東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七次會議審議,草案對扶貧開發對象的標準、資金的籌集使用、項目管理和監督等問題作出了規范。此舉標志著廣東省的扶貧開發工作步入法制化軌道。
廣東省農業廳廳長謝悅新在向常委會會議作草案說明時介紹,2009年,珠三角人均GDP相當于山區市、縣的4.4倍;2010年,廣東省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比為3.03:1,全省農民年人均純收入在2500元以下的貧困人口約有575萬人。“目前廣東省區域和城鄉發展極不平衡。”謝悅新指出。
?“廣東省在扶貧開發的各個階段,均總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辦法和經驗,如雙轉移扶貧、對口扶貧、基礎建設扶貧、搬遷扶貧和‘雙到’扶貧等。這些辦法和經驗,對促進廣東省農村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脫貧致富,縮小地區差距發揮了重要作用。”謝悅新表示,將這些好經驗好做法以地方性法規的形式固定下來,將扶貧開發納入法制化軌道,是促進扶貧開發工作的必然要求
竹鼠養殖項目的可行性
可供食用
竹鼠食性潔凈,肉質細膩精瘦,味極鮮美,為野味上品,是一種營養價值高,屬低脂肪、低膽固醇的肉類食品。據上海經濟動物科技公司測定,它含粗蛋白質57.78%、粗脂肪2.54%、粗灰分17.36%、粗纖維0.84%、膽固醇0.05%。還富含磷、鐵、鈣、維生素E及氨基酸,甾類。其中賴氨酸、亮氨酸、蛋氨酸的含量比雞鴨鵝、豬牛羊、魚蝦蟹有過之而無不及。
可入藥治病
竹鼠入藥治病首見《本草綱目》記載、竹鼠肉味甘、平、無毒、微溫、補中益氣、固本生津、消腫毒。現代醫學證明,竹鼠肉能夠促進人體白血球和毛發生長,增強肝功能和防止血管硬化等功效,對抗衰老,延緩青春期有良好效果,是天然美容和強身佳品。中醫學認為,竹鼠的膽、肝、心、腦、睪丸、腎均可入藥。膽可明目,提神健腦,可治眼疾和耳聾癥;腎可治疥瘡、腳氣病;肝、心、腦可治心慌、驚悸、失眠等癥;睪丸炒干后加冰片少許,沖開水吞服可治高燒不退、嘔吐和風癥;骨頭浸酒,可治風濕、類風濕病。油能解毒排膿、生肌止痛、外治水火燙傷。兒童常吃竹鼠肉可防治小兒疳積和遺尿。
制藥的精料
我國醫藥界歷來把竹鼠毛作為藥用的一種好原料。因竹鼠的毛主要成分是硬質蛋白,經過水解后,可制成水解蛋白、胱氨酸和半胱氨酸等重要藥品。民間通常用于治療小兒疳積病、痘麻病。竹鼠的內臟等下腳料可提取甘麻酸、胸腺肽、腦磷脂等生化藥物。竹鼠的尾中的線狀白筋,可用于外科手術縫合線。
制裘的好原料
竹鼠皮毛細軟,光澤油潤,底絨厚,皮板厚薄適中,易于鞣制,毛基為灰色,易于染色,是制裘衣的上等原料。
可見竹鼠全身是寶,其潛在價值有待開發。
3.4 ? 竹鼠養殖項目前景及市場分析
有旺盛的國內市場
在國內竹鼠已步入我國南方及西部地區的大中城市和城鎮的消費市場,需求量每年以 3%的速度遞增。在深圳、珠海、香港、廣州、海南、上海等沿海大中城市商品竹鼠銷售一直看好,價格始終呈現堅挺的態勢,銷價每公斤80-100元。一只1 公斤重的燒烤竹鼠銷價為200多元。特別是春節前后,竹鼠銷勢更旺,價格上揚,貨源緊缺。據不 ? 完全統計,四川、云南、貴州、湖南、江西、廣西、廣東、海南、香港、福建、上海等地每年要消費竹鼠600多萬只,而目前,全竹鼠的生產量僅為消費量的1/10,遠遠不能滿足市場急劇增長的需要。同時,近幾年來,竹鼠作為一種保健美容的高級新潮食品迅速興起,孕生出許多竹鼠深加工產品生產廠家和公司,需要大量竹鼠原料。
走俏國際市場
竹鼠及其制品暢銷國際市場,每年有近50萬只竹鼠出口東南亞各國。美國阿拉斯力剛每年需要從我國進口300噸竹鼠肉。用竹鼠皮制成的一雙皮鞋在國際市場上售價為2000-2500元,一件翻毛竹鼠皮大衣售價為4000-5000元,且十分搶手。竹鼠須每公斤4萬元,而用須做成的高檔毛筆,是我國傳統出口商品,在日本市場上暢銷。
可供食用
竹鼠食性潔凈,肉質細膩精瘦,味極鮮美,為野味上品,是一種營養價值高,屬低脂肪、低膽固醇的肉類食品。據測定,它含粗蛋白質57.78%、粗脂肪2.54%、粗灰分17.36%、粗纖維0.84%、膽固醇0.05%。還富含磷、鐵、鈣、維生素E及氨基酸,甾類。其中賴氨酸、亮氨酸、蛋氨酸的含量比雞鴨鵝、豬牛羊、魚蝦蟹有過之而無不及。?
可入藥治病
現代醫學證明,竹鼠肉能夠促進人體白血球和毛發生長,增強肝功能和防止血管硬化等功效,對抗衰老,延緩青春期有良好效果,是天然美容和強身佳品。中醫學認為,竹鼠的膽、肝、心、腦、睪丸、腎均可入藥。膽可明目,提神健腦,可治眼疾和耳聾癥;腎可治疥瘡、腳氣病;肝、心、腦可治心慌、驚悸、失眠等癥;睪丸炒干后加冰片少許,沖開水吞服可治高燒不退、嘔吐和風癥;骨頭浸酒,可治風濕、類風濕病。?
制藥的精料,制裘的好原料
我國醫藥界歷來把竹鼠毛作為藥用的一種好原料。因竹鼠的毛主要成分是硬質蛋白,經過水解后,可制成水解蛋白、胱氨酸和半胱氨酸等重要藥品。通常用于治療小兒疳積病、痘麻病;竹鼠的尾中的線狀白筋,可用于外科手術縫合線。
竹鼠皮毛細軟,光澤油潤,底絨厚,皮板厚薄適中,易于鞣制,毛基為灰色,易于染色,是制裘衣的上等原料。
3.5 ? 竹鼠養殖項目技術規范
科學建造繁殖池
竹鼠又稱竹貍,竹鼠繁殖池有兩種,綜合使用繁殖效果才好。一種是產仔窩池,分為內池和外池。內池長、寬、高分別為30、25、70厘米,上面加蓋,這樣構成了竹鼠的窩。外池長、寬、高分別為70、50、70厘米,構成母鼠采食及運動的場所。內外池中隔著的水泥板底部有一個直徑12厘米的圓洞相通,以便母鼠懷孕后移進產仔窩池飼養。另一種是配種大池。長、寬、高分別為1.5米、2米、0.7米(面積要求在2平方米以上),在池內一側建有一條30厘米寬的保溫槽,槽的隔板下面開有兩個直徑為12厘米的洞,與大池相通,另外,保溫槽上加蓋板,供竹鼠在內休息。每池可飼養3公12母。實踐證明,原來采用1公1母(或2母)放在小繁殖池飼養,雖然也能配種繁殖,但每胎產仔數沒有群養群配的產仔數那么多。
?
二次選種與重復配種
首先,購種時盡量選擇優良個體。然后通過自繁自養,選留那些年產仔4胎以上,每胎產仔4只以上的后代,并留30~35日齡斷奶、體重超過250克的優良個體做種。通過二次選種,母鼠繁殖率和產仔數都可提高80%以上。母鼠產仔后和仔鼠斷奶后各有一次最佳配種時間。第一次稱為“血配”,野生竹鼠馴養成功后需要繁殖到第三代,只有完全適應家養,血配才易成功。技術不熟練或剛剛馴養1~2代的野生鼠種,要緊緊抓住仔鼠斷奶后的配種機會。母鼠斷奶后立即放回大池群養,讓3只公鼠輪流與其交配,達到重復配種的目的,可增加產仔數50%以上。 ?
公母比例要適當
從理論上推測,1公配2母或3母最適合。但實踐證明在目前的技術條件下,這個推測有誤。由于多數飼養者沒有在小鼠階段進行配對組合,公母往往到了成年才臨時組合。因竹鼠有較強的記憶力,不是原來配偶同群飼養的,往往在一起生活2~3個月才互相適應而交配。產仔后公母又分開,斷奶后公母重新配合又需要一段時間才適應。所以一公配多母的適應時間長,不利于繁殖。初學飼養者1公配1母一年可保證產4~5胎;1公配2~3母的,一年多數只能得2~3胎,而如果是多公配多母群養,則很快就能適應,繁殖率和產仔數可大大提高。
精心保胎,適時斷奶
竹鼠懷孕后流產或哺乳20天后常會吃仔,這都是由于飼料中水分不足引起的。竹鼠懷孕1個月后,要補喂多汁鮮嫩的青飼料,產前10天到仔鼠斷奶(一般竹鼠產后30~35天斷奶),每天喂20~30克涼薯、紅薯或馬蹄。同時在精料中添加骨粉和多種維生素。 ?
精心配料,保證營養
每天要供應精料200~250克、粗料2~3種。精料(一般采用肉用全價小雞料)20~40克。精料拌稀飯加點鹽和礦物質飼料添加劑。粗料要求80%是新鮮的。喂干粗料或發霉變質的粗料,竹鼠的生長發育和繁殖會停止。
粗料充足,鮮嫩青料不間斷
竹鼠喜吃植物性食物。白天躲在洞里啃食,若投放的粗料少,竹鼠常有饑餓感,即使精料充足也會影響繁殖。所以一般下午下班前投喂青粗料,到第二天早上清掃窩室時,若還見有少量剩余的鮮青粗料,才算供料合理;如果池內只見些啃不完的老竹竿(那是供竹鼠磨牙的,營養價值很低),說明青粗料不足。鮮嫩青料供應不足,竹鼠采食不飽,繁殖也會停止。 ?
清潔衛生
有些專業戶飼養竹鼠,不注意清潔衛生,竹鼠的窩池潮濕陰冷,竹鼠幾乎找不到干的地方睡覺。這樣下去,飼料再好也不會配種繁殖。 ?
環境安靜,溫度適宜
搬動、喧嘩、強光和噪音刺激,人為驚擾等,竹鼠都會停止配種一段時間,即使能配種,受孕率也很低。竹鼠繁殖適宜的溫度是8~28℃,遇高溫天氣時,可采取適當的降溫措施,使其正常繁殖。當氣溫高于35℃,要采取綜合的降溫保護措施,否則母鼠會口渴、吃仔或中暑死亡。氣溫低于5℃時,產仔室和保溫槽內墊草要加到10~15厘米厚,這樣冬天產仔才能確保成活。
3.6 ? 竹鼠養殖項目規劃與目標
指導思想及基本原則
指導思想
堅持以黨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地委、行署“兩圈兩帶”產業體系和實施“六個新跨越”發展戰略要求,以優勢資源為基礎,以市場為導向,以農民增收為目標,加快養殖方式轉變。以科技為支撐,優化區域布局,著力規模化、專業化和標準化,突出重點,示范先行,把竹鼠養特種殖業建成全省最大生產基地。
基本原則
一是重點扶持與統籌兼顧相結合的原則。堅持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并重,統籌兼顧,突出重點,扶持有基礎、有實力,懂養殖技術的養殖專業戶,帶動全區的竹鼠養殖業發展。
二是堅持因地制宜,發展與保護相協調的原則。以資源優勢為依托,合理布局、科學規劃,著力提高畜牧養殖技術和飼養管理,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和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
三是堅持政府引導扶持與農戶自籌相結合的原則。認真貫徹中央強農惠農政策、采取政府扶持、群眾自籌、信貸支持,多渠道籌措資金,加大引導投入力度。
發展目標
通過2年時間的努力,全縣建立3個以上竹鼠供種示范養殖場,10個養殖小區,輻射帶動200戶以上農戶,達產后,年供種4000只,年出欄商品竹鼠5萬余只,產值達500萬元以上。
規劃布局
以仁化縣為中心,建設聞韶、長江等竹鼠特色養殖帶,結合仁化縣旅游業,著力打造特色養殖竹鼠旅游品牌,實現養殖、環保、旅游同步發展。
3.7 ? 竹鼠養殖項目組織管理與運營
竹鼠養殖項目組織管理
組織管理機構
社員(代表)大會、理事會、監事會及經理層。
管理層次
在較大規模的合作社中,組織管理機構可分為三個層次:高層管理(經營戰略層);中層管理(職能管理層);基層管理(作業管理層)。在目前一般的合作社中,一般有二層管理:一是經營管理者的管理;二是基層的管理。當然,如果在合作社之上有聯合社的就是三層管理。
管理方式
①在重大決策時實行民主管理,實行一人一票制。
②具體的日常管理即決策的執行中,應由經理(社長)說了算(即實行經理負責制)
專業管理類型
技術管理;物資管理;生產管理;市場營銷管理;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
管理制度
為保證上述專業管理的順利進行,必須建立相應的管理規章制度,如勞動人事管理制度、財務管理制度、生產技術管理制度,營銷管理制度、服務管理制度等。
?
竹鼠養殖項目的運營
運營模式:政府+公司+合作社(協會)+農民。 政府:政策指導;產業扶持;服務監督。 農民:自由加盟;自主生產;自由退出。 協會:信息溝通;技術交流;統籌產銷。 公司:產業定位;技術服務;營銷策劃。 共同構筑一個立體生態、循環經濟;節約型、信息化,現代化高效農業格局。
3.8 ? 竹鼠養殖項目的效益分析
竹鼠養殖具有適應性廣、節糧、繁殖力強,生長快、易養易管、利潤豐厚等特點。不但農村可大力發展,也適合城鎮居民家庭養殖和工廠化規模養殖。
繁殖力強
1只母竹鼠在良好的環境下年產3胎,胎產1-6只(多數在3-4只),年產10只以上。成活8-10只。
生長快
竹鼠從出生到商品鼠出欄需5個月左右,體重在3-3.5市斤。
飼養成本低
每只竹鼠每天吃大米0.5兩約7分錢,粗糠0.3兩年約1分錢,加起來共8分錢(如果吃玉米0.7兩也是8分錢)。5個月出售其精料成本不足30元。加上繁殖公母鼠吃的再分攤給商品鼠每只在10元以內,兩者合計在40元以內。其余粗飼料如玉米稈、高粱稈、黃豆稈、甘蔗根、竹子、芒草等成本極低。
效益可觀
1只商品鼠除去飼料成本可獲利120元左右,一只母鼠年產仔并成活9只就可獲利1080元左右。一個勞力專業養殖可養80-100只母鼠,其經濟效益可想而知。
3.9 ? 項目實施計劃
工作日程安排
15個工作日內完成建池項目的評估及規劃
15個工作日內完成采購建池材料
15個工作內培訓完畢飼養人員的基礎飼養技術及防疫技術
30個工作日內完成竹鼠養殖池建設
30個工作日內完成竹鼠種苗的選種及防疫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