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農業應該是現代生態農業,而不是復古的傳統生態農業.可以吸取精華,但是必須摒棄糟粕.
目
錄
生態農業應該是現代生態農業,而不是復古的傳統生態農業.可以吸取精華,但是必須摒棄糟粕.
在現代化裝備的基礎上,運用生態學原理和生態經濟學原理,節約使用資源,減少能量輸入,適當減少化肥、農藥施用量,加環增鏈,多層次利用生物有機質,做到廢棄物資源化,物質循環再生,使農業不對環境產生污染,為人民生產出健康、安全的農產品.同時,還能安排更多的勞動力、增加農民收入,使農業成為可持續發展的產業.
現代生態農業與傳統生態農業的最大區別在于生態系統物質循環方式和能量傳遞方式不同.現代生態農業為適應現代生活方式和現代生產方式的需要,采取了新的循環方式.
例如,部分物質循環通過水體進行,污水的處理和利用是現代生態農業的重要內容什么是現代生態農業?
(1)整體性:一個生態系統內包括許多子系統,形成多層結構,按生態學和生態經濟學規律,把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運銷業組成綜合農業經營體系,整體協調發展.在定區域內可以實施以家庭為單元的生態戶,以小流域為單元的生態村和較大范圍的生態農業縣,生態農業重視系統的協調,包括生物之間、生物和非生物環境(3)地域性:按地域分布規律,因地制宜發揮各自優勢.
(4)高效低成本:由于各子系統被充分利用,物質循環再生,實行多種經營,合理施用化肥、農藥,使生態農業系統整體生產能力提高,成本降低,產業鏈加長,安置勞動力增多,農民收入提高(5)精確調控:在現代生態農業系統中,人類可以根據市場需求對系統內的生物品種結構、產品結構和產業結構進行調整;可以運用信息技術,精確、及時地輸入能量和物質,使系統的生產水平保持最佳狀態;可以運用生物技術提高生物轉化率和生物產品的利用率,提高生產效率(6)建立城鄉互作的復合生態系統:現代生態農業必須充分考慮城市生態系統與農業生態系統的關系.城市作為農產品的消費地,是農業生態系統的消費者,而農村是城市生活物質廢棄物的轉化者,只有把二者緊密地聯系起來,才能實現生態良性循環.
(7)現代化的物質循環方式和能量傳遞方式:現代化的生活方式使生態系統中物質循環的一部分通過水體進行,以水為載體實現部分物質的循環和再利用.能量傳遞中,厭氧發酵產生沼氣供人類生活需要,在現代生態農業中居重要地位.
(8)改善生態環境:通過物質循環再生,各種副產品及廢棄物得到利用,并減少化肥、農藥的用量,從而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提高了農村生態環境質量.通過建立高效人工生態系統解決農民的吃飯、花錢和能源問題,農民不去破壞農業生態系統以外的自然環境,從而使自然生態得以恢復、再生.
來源:中國三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