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學名:Malus pumila)是水果的一種,是薔薇科蘋果亞科蘋果屬植物,其樹為落葉喬木.蘋果的果實富含礦物質和維生素,是人們經常食用的水果之一.
目
錄
蘋果(學名:Malus pumila)是水果的一種,是薔薇科蘋果亞科蘋果屬植物,其樹為落葉喬木.蘋果的果實富含礦物質和維生素,是人們經常食用的水果之一.
蘋果是一種低熱量食物,每100克只產生60千卡熱量.蘋果中營養成分可溶性大,易被人體吸收,故有"活水"之稱.其有利于溶解硫元素,使皮膚潤滑柔嫩 ?.據說"每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
夏秋修剪
①剪除樹冠外圍及背上直立枝、重疊枝、密生枝、徒長枝、競爭枝、病蟲枝等,改善光照,促進花芽和枝條成熟;②對一年生新梢,"戴帽"修剪,促發短枝;③對二年生長枝,"戴帽"修剪,促進花芽形成;④對幼樹骨干枝延長頭摘心,可促發側枝,有利擴冠;⑤對輔養枝副梢再次摘心,促分枝,培養結果枝組成;⑥對主枝及側枝結合吊、擰、圈等手法進行拉枝.注意因地制宜,因樹修剪,合理應用,避免削弱樹勢.
果實管理
1.膨果.晚熟品種8月中下旬追施果實膨大肥,以磷鉀肥為主,配合氮肥,以促發新根,提高葉功能,促進果實膨大,提高商品率,促進花芽發育及樹體營養積累,提高樹體抗性.2.著色.秦陽、嘎啦、金世紀等中熟品種于采收前15——20天,分兩次除袋,行間鋪設反光膜,噴富萬鉀或磷酸二氫鉀等,促進果實著色,改善果實品質.3.摘葉轉果.摘除"貼果葉"和"遮光葉".當果子陽面著色達到要求后,輕輕扭轉果實,使陰面著色.4.分期采收.由于部分中熟品種果實成熟度不整齊、易發綿,采收時可分期分批采收、及時運銷、隨采隨賣.
果園種草
計劃采用生草制的果園,充分利用入秋后雨水多、土壤墑情好、氣候適宜的有利時機,適時進行種草,選擇白三葉、黑麥草等.根據果園可利用面積的多少,采取條播、撒播或穴播.
病蟲防治
克服和糾正部分果園"只要果子,不管葉子"和"套袋后萬事大吉"的認識以及病蟲防治"前緊后松"的用藥習慣,抓好早期落葉病和輪紋病、炭疽病、腐爛病和卷葉蟲、潛葉蟲、金龜子、螨類等病蟲害防治工作.
從8月份開始,要注意每隔10——15天為果園噴一次殺菌劑,可選用內吸性殺菌劑,如多抗霉素、烯唑醇、腈菌唑、丙環唑等,并交替噴施保護性殺菌劑和內吸性殺菌劑. 要仔細檢查腐爛病,刮除病疤,及時消毒處理.
土壤條件
土壤質地以砂壤土為好,pH值5.5——7.5,但以6.0——6.5微酸性為宜,有機質含量最好不少于10克/公斤,鹽分含量不大于1克/公斤,地下水位在1.0米以下.不在重茬地建園.
品種的選擇
應選用商品性能高、易豐產、易管理、市場暢銷的品種,目前可選用的品種有:秦陽、藤木一號、珊夏、蜜脆、華碩、美國8號、紅露、元帥短枝、新紅將軍、涼香、優系富士、粉紅佳人等.
砧木的選擇
一般選擇長勢強健、抗性強、易豐產、早產、品種嫁接親和良好的砧木如八棱海棠、平邑甜茶,也可實行矮化(M26、M9、M9T337、SH等)栽培,常用的組合為:品種/八棱海棠、品種/平邑甜茶、品種/M26/八棱海棠、品種/M9T337、品種/SH等.盡量采用無病毒苗,矮化砧或矮化中間砧苗,帶分枝苗.
定植
喬化砧園株距(3m——4m)×(5m——6m);
矮化砧園株行距(1m——1.5m)×(3m——4m);
半矮化砧、矮化中間砧或短枝型園,株行距(1.5m——2.5m)×(4m——4.5m).
授粉樹配置以行為單位配置授粉樹,較稀植時主栽品種為2——3:1;密植時可增至4:1.以株為單位,最低比例為8:1,即1株授粉樹周圍為8株主栽品種.有1個3倍體品種時,必須選擇2個能相互授粉的2倍體品種作授粉樹.提倡選用海棠類專用授粉樹,按1:15的比例均勻配置.
定植坑長、寬、深度為0.8m——1m;株距小時可挖長溝,寬、深同上.取土時將表土與底土分別堆放.定植前每株施優質無害化處理農家肥10kg——30kg,磷酸二銨或果樹專用復合肥0.3kg——0.6kg,將有機肥、化肥與挖出表土混合,回填坑(溝)底,填至距地表25cm左右后踩實或灌水待其下沉后栽樹,栽后盡早灌水,并最少留1m的樹檔.定植時間,春栽或秋栽.春栽自土壤解凍后到芽萌動前;秋栽自落葉到土壤封凍前.栽前將苗木根部浸泡水中,充分吸水后取出苗木,對直徑0.2cm以上粗根短截,以剪出新茬為限.用殺菌劑消毒,再粘土漿后栽植.栽植埋土深度以保持苗木原來的土印為宜,但矮化中間砧苗,可將中間砧的1/2埋入土中.
土肥水管理
定植后逐年將定植坑外土壤進行深翻改良,深60cm——80cm,多結合深施有機肥進行,以秋季采果后進行為好.
幼樹期行間人工或自然生草,草高30cm——40cm時,人工或機械刈割一次,1年3——4次,將草覆蓋樹盤.4——5年耕翻一次,更新生草.間作宜種豆科等矮桿作物,切忌種植秋季需大肥大水作物,如白菜等.
行內清耕1年進行4——5次:春季雜草萌發后、麥收前、雨季和秋季結籽前,中耕深度5cm——10cm.免耕時在春季雜草萌發前或鋤草后,行內噴1——2次除草劑.噴施除草劑應使用帶罩的噴頭,藥液切勿噴灑到蘋果葉片上.
每年春季或夏季在果樹行間、樹盤或全園覆草,厚度15cm——20cm,覆草量2000kg——3000kg/667m2,草的種類為稻、麥秸、雜草等.
允許使用的肥料種類
有機肥料:包括堆肥、漚肥、廄肥、沼氣肥、綠肥、作物秸桿肥、泥炭肥、餅肥、腐殖酸類肥、人畜廢棄物加工而成的肥料等.
微生物肥料:包括微生物制劑和微生物處理肥料等.
化肥:包括氮肥、磷肥、鉀肥、硫肥、鈣肥、鎂肥及復合(混)肥等.
葉面肥:包括大量元素類、微量元素類、氨基酸類、腐殖酸類肥料等.
施肥方法
基肥:中熟蘋果采收后至晚熟蘋果采收前(一般在9——10月份)秋梢停長后,施足基肥.基肥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有機肥、無機肥搭配施用.有機肥選用腐熟雞糞、豬糞、牛、羊、兔等廄肥或其它有機肥料,幼樹每667m2施2500kg——3000kg,五年以上的樹667m2用量5000kg——7000kg.也可選用發酵后的大豆、豆餅、棉籽等有機肥,667m2用量不低于250kg.化肥用量:磷酸二銨30kg——40kg/667m2;如用過磷酸鈣、鈣鎂磷肥,100kg——150kg/667m2,嚴格控制純氮施用量.
追肥:幼樹和初結果期樹,萌芽前后或新梢迅速生長期,每株樹追施0.2kg尿素,追肥時間不晚于6月中旬.盛果期樹,開花前后或花芽分化前,每100kg果追尿素1kg——2kg,沿樹冠邊緣挖10cm深環狀溝施入、覆土,花芽分化前按1:3(鈣鎂磷肥或磷礦粉1kg,廄肥3kg)的比例拌均勻腐熟,每100kg果追 10kg,挖穴30cm施入.果實迅速生長期,每100kg果,追肥1kg——1.2kg硫酸鉀,施肥方法同尿素.
根外追肥:發芽前:噴尿素(3%——5%)+硼砂(3%)+硫酸鋅(3%——5%)+硫酸銅(l%)+硫酸亞鐵(1%)1次,以促進花芽飽滿,補充樹體的營養含量.開花前:噴尿素(0.3%——0.5%)+硼砂(0.1%——0.3%)+磷酸二氫鉀(0.3%)1次.開花后到采收前:噴磷酸二氫鉀(0.3%——0.5%)+尿素或光合微肥(0.3%——0.5%)3次.最后一次葉面噴肥應在距果實采收期20d以前進行.
灌水和排水
每年灌水2——4次.萌芽前后至新梢和幼果迅速生長期,當土壤含水量大于田間持水量60%時,不灌溉.低于60%時,灌水1——2次.6月至10月,少雨年份造成土壤干旱時,可灌水1——2次.落葉至土壤封凍前應適當控制灌水.除雨季外,一般土壤施肥后需灌溉水.雨季前要疏通蘋果園內外排水溝,保證蘋果園內50cm以上土層,雨后積水不超過1d.
整形修剪
小冠疏層形:適于株距3.5m——4m的密度.干高50cm——60cm,樹高、冠徑均在3.5m左右;全樹5個主枝分層排列,第——層3個,第二層2個;第一層每個主枝配備1——2個側枝,分兩側排列,第二層主枝以上不留側枝,只保留各類枝組;第一層到第二層的層間距75cm——85cm.
自由紡錘形:適用于株距2.0m——2.5m的密度.干高0.6m——0.8m,樹高3.5m——4.0m,中干上著生20——30個側枝,其中下部4——5個為永久性側枝.側枝基部粗度小于著生部位中干的1/3,長度100cm——120cm,角度90——110°.側枝上著生結果枝組,結果枝組的角度大于側枝的角度.
細長紡錘形:適用于株距1.2m以內的密度,干高0.8m——1.0m,樹高3.2m——3.5m,中干上直接著生25——35個側枝.側枝基部粗度不超過著生部位中干粗度的1/3,長度60cm——90cm,角度大于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