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 (Garlic)又叫蒜頭、大蒜頭、胡蒜、葫、獨蒜、獨頭蒜,是蒜類植物的統稱。半年生草本植物,百合科蔥屬,以鱗莖入藥。春、夏采收,扎把,懸掛通風處,陰干備用。農諺說“種蒜不出九(月),出九長獨頭”,6月葉枯時采挖,除去泥沙,通風晾干或烘烤至外皮干燥。
目
錄
大蒜 (Garlic)又叫蒜頭、大蒜頭、胡蒜、葫、獨蒜、獨頭蒜,是蒜類植物的統稱。半年生草本植物,百合科蔥屬,以鱗莖入藥。春、夏采收,扎把,懸掛通風處,陰干備用。農諺說“種蒜不出九(月),出九長獨頭”,6月葉枯時采挖,除去泥沙,通風晾干或烘烤至外皮干燥。
1、殺菌
大蒜所含有的大蒜素,殺菌能力比青霉素還要歷害,它能有效的殺死葡萄球菌,腦膜炎,肺炎,鏈球菌,及白喉,痢疾,傷寒,結核桿菌和霍亂弧菌,等等都有抑制和殺滅的作用。注意生吃大蒜比熟吃,更有殺菌作用。
2、壯陽
大蒜有利于血液循環,這對勃起功能很重要,此外,大蒜還有補腎的作用,能提高男性的精子質量。
3、抗癌
大蒜中的含硫化合物能促進腸產生一種酶,通過增強機體免疫能力,阻斷脂質過氧化形成及抗突變,避免正常細胞向癌細胞轉化,同時,大蒜中的硒含量,也能殺死癌細胞,從而降低癌癥發病率。
大蒜種植技術,大蒜干尖不僅會導致產量降低,而且影響蒜頭和蒜薹商品率的提高,所以一定不能忽視。
針對上述黃葉干尖產生的原因,可采取下列預防措施:
1、精選優種。選擇蒜瓣肥大,底芽齊全,頂芽肥壯,色澤潔白,無傷口,無病斑的蒜瓣做種。據調查,在同等肥力和管理水平下,蒜瓣的大小與產量成正比,蒜瓣大、蒜母營養多,植株壯,抗逆性強,形成的蒜薹粗、蒜頭大,產量高。
“大蒜種植技術:大蒜黃葉干尖預防措施”
2、提純復壯。建立大蒜種子田或者用氣生鱗莖繁殖,恢復大蒜種性,提高生活力。也可以莖尖培養,培育無毒的脫毒大蒜。
3、精心栽培。
(1)選擇土質疏松、肥力較高的砂質壤土,種植前畝施農家肥4000公斤。(2)苗期畝撒施草木灰100公斤,既防止土壤干裂傷及蒜根,又增施鉀肥。(3)在退母前期可以葉面噴施甲殼素+含葉面肥、氨基酸葉面肥,增強植株抗性;下種前增施有機肥,也可以退母前適當追施氮肥,可以有效減輕干尖危害。(4)掌握蒜苗生長期墑情,保持田間最大持水量60%——70%,否則,土壤過干過濕都易產生黃葉干尖現象。(5)蒜苗生長前期,定期葉面噴施抗枯寧,疫霉清、磷酸二氫鉀等,提高抗逆性。在爛母前10——15天,畝施尿素10公斤,保證此期根系吸收。(6)在外界氣溫高、晝夜溫差小時早晚噴霧清水,補充水分或噴施150毫克/公斤的亞硫酸氫鈉,抑制植株營養消耗,減少葉片水分蒸發,緩解干熱風的危害,延緩葉片發黃和植株早衰。(7)大蒜葉枯病地區根腐病也能造成大蒜干尖,建議菜農們要根據實際情況具體防治。
原因:1、正常的生理現象。大蒜在幼苗期的吸收根由縱向生長轉為橫向生長,并吸收養分和水分供植株生長發育之需,功能葉不斷長出進行光合作用制造養分,植株生長也由依靠母瓣營養逐漸過渡到光合營養。在此期間,母瓣因養分殆盡,逐漸萎縮,直到干癟成膜狀物,這一過程稱“退母”或“爛母”.“退母”期間,大蒜瓣芽及花芽正處在分化期,需大量養分,這時母瓣養分已耗盡,植株靠自養還不很適應,因此養分供應處在青黃不接的狀態,表現在植株上為第一至第四片葉尖端枯黃,這種現象稱“干尖”.所以“干尖”是大蒜植株的一種生長過渡,不是施肥少,更不是病害造成的。
2、不正常氣候的影響。大蒜是冷涼蔬菜,莖葉生長的適宜溫度為12——16℃,當氣溫達到26℃以上時,葉片呼吸旺盛,水分蒸騰大,養分消耗多,這時在植株上部葉片頂端產生黃葉,從葉尖向基部逐步發展,進而出現干尖。如遇上干熱風,對葉片危害更重。發生越早,危害越重。
3、栽培措施的影響。大蒜的根系是喜濕根系,須根分布范圍小,對水肥要求較高。土壤過干或過濕,肥力不足,極易出現黃葉干尖。另外連年重茬種植,密度過大,缺乏氮素或鉀素肥料也易出現黃葉干尖現象。此種原因產生的黃葉干尖在生產上較普遍,常在植株上部葉片上發生。
4、大蒜退化或感染病毒。由于大蒜長期用蒜瓣進行無性繁殖,造成大蒜退化,生長勢降低,抵抗病害能力及適應不良環境的能力下降,若遇上不當的種植措施,便產生黃葉,出現早衰,嚴重影響蒜薹和蒜頭的產量和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