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國槐,樹型高大,花和莢果可入藥,葉和根皮有清熱解毒作用,木材供建筑用。種可供釀酒或作糊料、飼料。我國廣泛種植。花為淡黃色,可烹調食用,也可作中藥或染料。花期在夏末,和其他樹種花期不同,是一種重要的蜜源植物。花和莢果入藥,有清涼收斂、止血降壓作用;葉和根皮有清熱解毒作用,可治療瘡毒;木材供建筑用。種仁含淀粉,可供釀酒或作糊料、飼料。皮、枝葉、花蕾、花及種子均可入藥。
國槐別稱槐樹、槐蕊、豆槐、白槐、細葉槐等,原產中國,現南北各省區廣泛栽培,適應性較強,具有較高的種植價值,繁殖方法也很多,但常用種子繁殖。
1、浸種法:先用80℃水浸種,不斷攪拌,直至水溫下降到45℃以下為止,放置24小時,將膨脹種子取出。對未膨脹的種子采用上述方法反復2——3次,使其達到膨脹程度。將膨脹種子用濕布或草簾覆蓋悶種催芽,經1.5——2天,20%左右種子萌動即可播種。
2、沙藏法:一般于播種前10——15天對種子進行沙藏。沙藏前,將種子在水中浸泡24小時,使沙子含水量達到60%,即手握成團,觸之即散。將種子沙子按體積比1:3進行混拌均勻,放入提前挖好的坑內,然后覆蓋塑料布。沙藏期間,每天要翻1遍,并保持濕潤,有50%種子發芽時即可播種。
1、播種時間:一般采用春播,一般在4月上中旬播種為宜。播種量每畝10——12千克。
2、播種方法:壟播時壟距70——80厘米,壟底寬40——50厘米,面寬30厘米左右,攀高15——20厘米,播幅10厘米,覆士1.5——2厘米。也可作,不起壟,行距60——70厘米,播幅5厘米。播后鎮壓,使種子與土壤密切結合,有條件時可覆膜。
1、適時定苗:國槐種子播后一般7——10天開始出苗,10——15天出齊。覆膜地塊要在幼苗長出2——3片真葉時揭去地膜。在苗高15厘米時分2——3次間苗,定苗株距10——15厘米,畝留苗量8000株左右。
2、移栽管理:用于綠化苗木一般3——4年才能出圃,由于苗木頂端枝條芽密,問距短,樹干極易彎曲,翌年春季將一年生苗按株距40——50厘米、行距70——80厘米進行移栽,栽后即可將主干距地面3——5厘米處截干。因槐樹具萌芽力,截干后易發生大量萌芽,當萌芽嫩枝長到20厘米左右時,選留1條直立向上的壯枝作主干,將其余枝條全部抹除。以后隨時注意除蘗去側,對主干上、中、下部的細弱側枝暫時保留,對防止主干彎曲有利。這樣,翌年苗高可達3m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