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大家有沒有發現農村田地間的某一類昆蟲變少了?你知道是什么嗎?想必對環境感知敏銳的你一定有所察覺——螞蚱類昆蟲怎么不見了?是不是現在的生態環境已經不適合昆蟲生存了?還是說你是抱著田間昆蟲終于消失而慶幸的心情呢? 都說“云南十八怪,三個螞蚱一盤菜”。
目
錄
近年來,大家有沒有發現農村田地間的某一類昆蟲變少了?你知道是什么嗎?想必對環境感知敏銳的你一定有所察覺——螞蚱類昆蟲怎么不見了?是不是現在的生態環境已經不適合昆蟲生存了?還是說你是抱著田間昆蟲終于消失而慶幸的心情呢?
都說“云南十八怪,三個螞蚱一盤菜”。
螞蚱這道菜,在云南又叫“跳菜”。將收集到的螞蚱帶回家,用開水一燙,去掉翅膀,在鍋里慢慢烤黃,烤到水分干涸,焦黃燦然的時候,加上香油,花椒調料,黃生生的螞蚱,便透出誘人的香氣。清脆中有一股子谷草的清香氣味。或者將螞蚱臘干了,“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時候,炒上一盤,弄上二兩小酒,把酒言歡。
??
所以對于很多人來說,螞蚱可不止是偷吃植物的害蟲,大家一定要要以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問題。要是螞蚱養得好,脫貧致富不是夢。
所以,針對養殖螞蚱的農戶來說,我們來分析一下今年螞蚱變少的成因。
??
目前農村地區田地間的昆蟲減少的情況,原因有4點:
可能大多人都能首先想到,作物產量要上去,肯定是要殺蟲劑來幫忙的,不論是除草劑還是殺蟲劑等農藥的使用。而這會使昆蟲的生存環境受到破壞,降低他們的繁殖能力,故而數量自然的有所降低。
以前的秸稈,農民會直接堆在田里或是路邊。隨著現在秸稈還田的普及,田間或路邊溝邊秸稈少了,一些昆蟲越冬的棲息地場所減少,影響了繁殖,所以也會影響數量。
以前地里的雜草,是拿著鋤頭除草,而現在都是使用除草劑,一劑下去,可以減少好多雜草,甚至來年都不會再生。這導致雜草的數量減少,部分昆蟲的食物中,有一部分是雜草為主,現在雜草少了(不論是田間還是路邊,都有所減少),昆蟲也就自然的有所減少。
什么是人為呢?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流行的吃螞蚱。對于喜歡吃的人來說,自然是一道美食,對于不敢吃的人來說,那自然是望而生畏。而市場對螞蚱的需求還是很大的,所以這部分會造成一部份螞蚱的減少。
以上四點,其實主要都是我們人類在站生物鏈頂端對螞蚱采取的針對性措施,長此以往,螞蚱只會減少。想要良性發展,保持萬物的生態循環,需要大家站在環境的角度看待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