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金融業如何憑借兩大平原被列為全國現代農業綜合改革試點的歷史機遇,勵精圖治,改革創新,為全省現代大農業發展注入新鮮血液?人民銀行哈爾濱中心支行行長王迅接受采訪時為金融改革服務現代農業指出了一條成功的道路。
2013年,黑龍江省成為全國現代農業發展的先導區和綜合配套改革的先行區。這為黑龍江省農村金融帶來了什么樣的機遇和挑戰? 王迅說:“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建立,對農村金融改革是一個難得機遇,對農村金融改革與農業其他領域改革相互配合、齊頭并進發展更是難得機遇。一方面,“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強調綜合配套,就是要圍繞建立適應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機制,加強相關領域配套改革,形成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的改革試驗局面,并賦予重大改革試驗的先行先試的權利,這為黑龍江省深入推進農村金融改革提供了政策支撐和基礎條件。另一方面,由于體制機制等諸多方面原因,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及其功能的發揮仍存有很多障礙和制約因素,尚不能滿足現代農業發展的多元化金融服務需求和現代農村金融制度要求。
如何破解制約農村金融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和深層次矛盾,形成現代農業與現代金融協調發展的局面是一個巨大挑戰。基于此,黑龍江省農村金融改革確定了什么樣的目標和重點?
王迅介紹,黑龍江省確定的改革總體目標為:在“兩大平原”地區率先建立“機構完備、結構優化、適度競爭、創新高效”的現代農村金融組織體系,加快創新符合現代農業需求的金融產品和融資模式,探索現代農業發展的風險分擔機制,構建金融支持現代農業的政策支持體系,努力將“兩大平原”地區建成農村信貸投入穩定增長、現代農業與現代金融協調發展的核心示范區。為此,我們提出了構建金融惠農政策體系、完善農村金融組織體系、加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重點領域的支持力度、創新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拓寬抵質押范圍、創新擔保方式、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構建新型農業保險體系、搭建農村金融服務平臺體系、改善農村支付服務體系、強化農村金融監管以及優化農村金融生態環境等改革創新重點任務。
改革一年多來,黑龍江省通過創新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使全省涉農貸款大幅增加,農村地區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得到改善。人民銀行哈爾濱中心支行通過創新支農再貸款運用方式,加大再貼現和差別化存款準備金率政策傾斜,加強涉農貸款差別化利率定價指導等手段,促進了全省涉農貸款總量快速增長。截至2015年10月末,全省涉農貸款余額達6576.1億元,較改革前增長24.11%,高于全省各項增速5.4個百分點。強化信貸政策引導,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重點領域力度持續增強。截至2015年10月末,全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貸款余額636.4億元,較改革前增長21.9%。兩大墾區高標準農田建設和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設中,近80%的資金來自于金融系統。著力拓寬抵質押擔保物范圍,農村資產抵押融資價值得到釋放。截至2015年10月末,全省已將10余項農業資產納入抵押擔保物范圍,各類抵(質)押貸款余額280.9億元,惠及農戶43.7萬戶、涉農企業2089家,分別比改革前增長549.1%、10.1%和7.6%。推動頂層聯動,加強銀政、銀擔、銀保合作,構建金融惠農政策扶持體系。加強信貸資金與財政支農資金的配合。省農信社與財政廳、省供銷社等部門圍繞信貸資金與財政支農資金的配合運用開展了三項合作。加強與政策性擔保公司合作,開展“擔保公司+合作社+銀行”合作社專項擔保貸款項目。信貸資金與政府農業發展基金、保險機構合作,全省“信貸+保險”、“信貸+保險+擔?!钡群献髂J劫J款余額達到38.1億元,較改革前提高5.7個百分點。
雖然黑龍江省農村金融改革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黑龍江省農村金融市場不健全,現代化金融相對薄弱,直接融資比重偏低等問題依然存在。王迅進一步闡述了黑龍江省農村金融改革下階段的打算:一是進一步加大貨幣政策扶持力度,提高政策支農有效性。充分考慮“兩大平原”農業生產周期和現代農業結構調整的需求,加大支農和支小再貸款政策傾斜力度。進一步完善差別存款準備金、定向降準、涉農再貼現、涉農利率等政策工具,提高政策扶持的靈活性和針對性,有效發揮貨幣政策對農村金融改革創新的正向激勵作用。二是聯合相關部門完善配套措施,建立“兩權”抵押、流轉、評估的專業化服務機制,組織全省銀行業金融機構扎實推進“兩權”抵押貸款試點工作,爭取在貸款利率、期限、額度、擔保、風險控制等方面實現創新突破。三是繼續加大金融政策與財稅政策的協調配合,夯實金融惠農政策扶持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