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落到實處

            聚土網 2019-01-05 17:31
            摘要: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切實抓好農業特別是糧食生產,推動藏糧于地、藏糧于技落實落地,合理調整“糧經飼”結構,著力增加優質綠色農產品供給。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切實抓好農業特別是糧食生產,推動藏糧于地、藏糧于技落實落地,合理調整“糧經飼”結構,著力增加優質綠色農產品供給。

              今年以來,各地各部門有效應對外部環境深刻變化和經濟面臨的下行壓力,扎實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農業發展實現穩中有進,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開局良好,鄉村建設邁出新的步伐,農村改革深入推進,農村社會保持和諧穩定。

              2019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做好“三農”工作對經濟社會穩定大局至關重要。如何促進農業農村穩定發展?如何聚力完成“三農”工作各項硬任務?如何不斷增強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系列新問題亟待在改革和發展中做出回答。

             穩住“三農”基本盤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糧食總產量達到13158億斤。這是我國自2012年起糧食產量連續第七年穩定在1.2萬億斤臺階。

              經過40年的改革發展,農業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產業發展上看,我國糧棉油糖、肉蛋奶、果菜茶等主要農產品供給充足,優質綠色農產品比重上升。我國選擇325個縣開展糧食綠色高質高效整建制創建,推動落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守住了口糧絕對安全的底線。

              一方面要看到農業農村經濟穩中向好的態勢,另一方面仍要看到,我國農業綜合效益不高、競爭力不強,農民收入水平較低、農村發展相對滯后的問題依然突出,成為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的突出短板。對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完成的硬任務,必須穩住“三農”這個基本盤,毫不動搖加快農業農村發展、繼續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

              經濟形勢越復雜,越要穩住“三農”。專家指出,要確保糧食等主要農產品供給,做到心中有糧、手中不慌,穩定提高糧食產能,全力實施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

              “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優化農業生產結構。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戰略,提高優質農產品供給,提升糧食生產和農業的質量和競爭力。”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洪遠說。

              數據顯示,今年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57.5%,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超過66%。未來產業發展中要更注重“質”的提升,把提高供給質量和效率作為發展的主攻方向,創新生產方式,延長產業鏈,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不斷提高農業的綜合效益。

              “要大力發展農村產業,圍繞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構建鄉村產業體系,把產業做出特色、做出精品、做出品牌,實現產業興旺目標。”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說。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今年秋季,江西省上栗縣赤山鎮幕沖金絲皇菊種植基地迎來大豐收,200畝金絲皇菊相繼綻放,總產值近900萬元。

              在產業發展中,赤山鎮幕沖村金絲皇菊種植基地采取“合作社+資金+土地+貧困戶”的經營模式,改變過去的“輸血”理念,增強“造血”功能,整體帶動貧困戶奔向致富路。2017年以來,基地已為貧困戶分紅40萬元。

              在河北省淶源縣金家井鄉十八盤村,村民翟海燕家的危房改造項目正在進行。一年前,華夏幸福對口幫扶淶源縣整縣脫貧,首批實施十八盤村等4個村莊的安置房建設,這讓翟海燕這樣的村民對新家有了期盼。“明年夏天俺們一家五口就能住上新房啦!”翟海燕激動地說。

              產業扶貧、整縣幫扶、危房改造、教育扶貧,在一系列有效舉措的推動下,脫貧攻堅取得扎實進展。數據顯示,改革開放40年我國農村的貧困發生率從97.5%降到去年年底的3.1%,今年我國脫貧攻堅在取得決定性進展基礎上再創佳績,農村貧困發生率將降到2%以下。

              啃下脫貧“硬骨頭”,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大的硬任務。現在距離2020年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只有兩年時間,必須一鼓作氣,確保如期完成任務。

              專家指出,要凝心聚力,合力攻堅,直面“兩不愁三保障”目標面臨的困難和問題,聚焦深度貧困群體脫貧攻堅,實施產業、就業、生態、教育、健康等扶貧措施,增強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脫貧的內生動力。

              “要以時不我待的擔當精神,創新工作思路,加大扶持力度、因地制宜、精準發力,確保如期啃下脫貧攻堅這塊‘硬骨頭’,確保各族群眾攜手邁入全面小康社會。”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說。

            全面深化農村改革

              目前,我國仍有約6億人常年居住在農村,把農村建設成幸福美好家園,是農業農村發展的重要任務。對此,必須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建立城鄉要素雙向流動機制,推動更多的資本投向農村,為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不斷增添動力。

              眼下,我國農村改革深入推進,各項社會事業穩步發展。我國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取得初步成效,預計年底全面完成;超過13萬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實施生產托管的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已發展到31.2萬個;83.6%的農墾農場完成辦社會職能改革任務,農墾土地確權發證率達84.9%。

              40年前,我國的改革開放從農村開始。站在新的起點,農村改革需要再出發。

              專家指出,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權分置”的配套政策,同時要不斷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和國有林區林場、農墾、供銷社等改革,激活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

              “要堅持城鄉融合發展理念,努力實現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讓農村資源活起來,讓農村產業興旺起來。同時,要把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人才積極性調動起來,調動農民參與熱情,讓農民在改革中得實惠,不斷增強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李國祥說。


             
            国产精品亚洲玖玖玖在线观看| 亚洲а∨天堂久久精品| 久久久久亚洲av毛片大| 九九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 亚洲综合精品第一页|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va| 亚洲美女精品视频| 亚洲综合激情九月婷婷| 亚洲人成网站影音先锋播放| 亚洲毛片在线观看| 亚洲免费在线播放| 91嫩草私人成人亚洲影院|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亚洲AV| 亚洲第一视频网站| 亚洲午夜未满十八勿入| 亚洲一区综合在线播放| 在线电影你懂的亚洲| 亚洲美女视频免费| 亚洲国产成AV人天堂无码| 亚洲男人的天堂久久精品| 亚洲13又紧又嫩又水多|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亚洲| 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 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桃| 久久亚洲精品11p| 亚洲国产成人五月综合网| 亚洲中文字幕伊人久久无码| 精品国产香蕉伊思人在线在线亚洲一区二区 | 亚洲 国产 图片| AV在线播放日韩亚洲欧|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高清不卡 | 国产精品xxxx国产喷水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区 | 亚洲福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影院| 亚洲精品成人无限看|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97| 亚洲免费福利视频| 亚洲精品成a人在线观看夫|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znlu|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不卡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