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一枝春指的是什么花?據文獻《荊州記》資料顯示,南朝劉宋時,有兩位著名的文士,一個是《后漢書》的作者范曄,另一個是詩人陸凱,他們兩人情趣相投,常在一起撰文賦詩,是一對非常要好的朋友.后來,人們有它表示詠梅或別后相思.宋代黃庭堅《劉邦直送早梅水仙花》里就有了這個典故:"欲問江南近消息,喜君貽我一枝春.""一枝春"出自于《荊州記》.
南朝劉宋時,有兩位著名的文士,1個是《后漢書》的作者范曄,另1個是詩人陸凱,他們兩人情趣相投,常在一起撰文賦詩,是一對非常要好的朋友.
陸凱到江南任職時,范曄正居住在長安,他們二人遠隔千里,很長時間沒有見面,彼此都想念著對方.于是陸豈從江南把一枝梅花寄到長安范曄那里,贈詠梅詩一首,表示對朋友的思念之情.詩中寫道:"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即,我折取一枝梅花,讓驛使捎到北方,交給你這住在長安的老友;江南本無什么可寄,姑且送給你這枝梅花作為紀念吧!
后來,人們有它表示詠梅或別后相思.宋代黃庭堅《劉邦直送早梅水仙花》里就有了這個典故:"欲問江南近消息,喜君貽我一枝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