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渠,古稱秦鑿渠、零渠、陡河、興安運河、湘桂運河,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境內,于公元前214年(秦始皇33年)鑿成通航.
秦始皇統一六國后,為了進一步統一嶺南,派大軍南征.但湖南和廣西交界處的道路崎嶇,湘江和漓江又互不相連,這給行軍運糧帶來極大的不便.為了解決運輸問題,秦始皇命令史祿在湘江上源和漓江上源之間修筑一條運河,這就是靈渠.
靈渠流向由東向西,將興安縣東面的海洋河(湘江源頭,流向由南向北)和興安縣西面的大溶江(漓江源頭,流向由北向南)相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之一,有著"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譽.靈渠位于湘桂走廊中心興安縣境內,與陜西的鄭國渠、四川的都江堰并稱為"秦的三大水利工程". 靈渠溝通了長江支流湘江和珠江支流桂江.
靈渠聯結了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對發展南北路交通、促進南北經濟文化交流起了很大作用.當然,今天靈渠的主要功能已轉為農田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