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種的小麥比普通小麥售價每斤要高出一毛錢,而且不愁賣。”近日,南和縣里米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張力勇興奮地告訴記者,從去年起,他和金沙河面業集團簽訂了訂單種植協議,達成了合作關系,種植的都是適銷對路的優質小麥,不但不愁賣,而且售價比普通品種還要高,農民心里有底了。
南和縣是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耕地面積達44萬畝,糧食年產量穩定在33萬噸以上。位于該縣省級開發區的金沙河面業集團是目前全國規模最大的掛面生產基地,日處理小麥11000噸。2012年起,企業成立了金沙河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在全縣種植土地面積近3萬畝,并與全縣120余家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簽訂協議合作種植優質小麥約7萬畝。?
企業不僅托底收購糧食,還為社員提供為期一年的免費代儲存服務,省去了糧農一大筆存儲費用。“糧食收購之后沒落地就直接拉進了企業糧庫,什么時候糧價高了,什么時候賣。讓人家代存,還避免了自己儲存耗損,這里里外外可節省了不少錢。”張力勇說,自己每天都在關注糧食價格,現在普通小麥收購價已達到了1.23元/斤,企業的優質小麥收購價已到了1.33元/斤,已經超過了今年國家小麥保護價1.15元/斤的價格,自己也在觀望,尋找合適機會銷售,爭取賣個好價錢。?
“由于天氣原因,今年畝產較去年略有減少,但俺種的優質小麥價格不降反升,粗算了下,依目前的行價,畝效益也比普通小麥高多了。”張力勇說,去年開始簽訂訂單后,合作社的550畝小麥就全部換成了“中信麥99”優質小麥品種,再加上科學管理,小麥抗住了市場風險,穩定了收成。?
除了收購價格高、不愁賣之外,企業下屬的種植合作社還為合作種植戶統一提供種子、化肥和專業化的植保服務,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土地生產效率。“俺算了筆賬,加入合作社發展訂單種植后,每畝凈利潤要比普通種植大戶高出300多元,比盲目種地劃算多了。”張力勇說。(來源:邢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