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當被問到憑什么打動投資人時,他說:也許是自己有點匪氣吧,倒不是長相,是做事的氣魄。
早在2013年,田靖隆就想做農村土地流轉平臺。隨后整整一年,他跑了全國20多個省市,調研國內的農地行情。
2014年上半年,為了了解競爭對手,他以加盟商身份加入了“土流網”,用3個月得出結論:加盟模式有弊端,其服務難以標準化,加盟商和平臺利益訴求不一致,所以自己要采用直營方式。
下半年,他開起了線下的土地流轉公司,只為摸清土流交易的流程。半年下來,他不僅發現了土地流轉交易中的實際問題,還賺了70多萬。
蟄伏兩年,直到2015年4月,田靖隆的“聚土網”上線。“聚土網”采取了直營模式,在每個運營中心(重慶、四川)配備了20多名自有經紀人,負責提供轄區內所有的土地流轉撮合、權證、農業后服、土地金融等服務。
◆ 田靖隆為“聚土網”的上線籌備了兩年
大半年內,平臺的掛牌土地面積為1.42億畝,通過“聚土網”完成的土地流轉面積為618萬畝,其中直營的重慶、四川占116萬畝,共計884宗交易。
注: 田靖隆已確認文中數據真實無誤,鉛筆道愿與他一起為內容真實性背書。
調研全國20省
前有流水,后倚高山,房屋零星地嵌在起伏的丘陵上;農田大多閑置,荒草近人深。這就是田靖隆眼中的家鄉——位于重慶中部的忠縣白龍村,“真的是窮鄉僻壤”。
田是連續創業者,早年開過旅行社,后來創辦過鄉村購物平臺。他慢慢發現,農村有著相似的面孔:大量的土地閑置、荒廢。
2008年~2013年,政策逐漸放寬,農民可以流轉土地的經營權。田看好農村土地流轉中可能存在的商機。
◆ 政策正在解凍,土地流轉制度不斷健全
為了一探究竟,田靖隆實地調查全國農地。南至閩瓊、東至蘇浙、西至渝黔、北至陜豫……他跑遍了全國20多個省。“有時開車,有時坐輪渡,去看看農民們種香蕉、桂圓的土地?!?/span>
回到家鄉重慶后,田得出結論:目前為止,重慶和四川是試點互聯網+土地最好的省市。城鄉一體化在重慶起步早,成都也早就有了農村土地交易所。“川渝是中國土地流轉確權最早的地方?!?/span>
田想搭建一個農村土地流轉平臺。萌生出這個想法之后,2014年上半年,他以加盟商的身份,去拜訪了“土流網”的創始人伍勇。作為國內最早一批土流網站,“土流網”在線上發布土地信息,線下發展加盟商,提供交易服務;加盟商具有信息展示優先權,每年向品牌商繳納加盟費。
加盟之后,田負責重慶的業務。三個月中,他僅獲得一個客戶。那是位于重慶合川的林地,約700畝。這次交易,讓他賺了20萬傭金。
他認為加盟模式有利有弊?!靶畔⑵脚_有社會價值,但更多是信息撮合,加盟模式又難以為繼,服務不能標準化,有的多收傭金,有的賺差價… …”
他決定采取直營的方式,當務之急是搞清楚土地流轉的交易流程。
三類交易問題
田靖隆步步謀劃,同年6月,他注冊了“聚土網”的域名。
但彼時,他仍未開始搭建平臺。他成立了一家線下的土地流轉公司(重慶土林投資),組建了一支七八人的團隊,先跑通交易流程。
◆ 發展壯大后的“聚土網”團隊
他搜集了不少土地信息,發布在58同城、趕集網等分類信息平臺。這些土地資源來自村、鎮、農委?!拔覀円话阆日肄r委,他們會介紹哪些鎮的土地需要流轉,然后我們再去當地采集。后來,農委也會主動聯系我們?!?/span>
當客戶提出需求時,經紀人就陪同其現場看地,提供簽訂合同、辦理交易證書等服務。田在重慶的十多個縣市流轉土地,每筆交易收取3%的傭金,賺了70多萬元。
經過摸索,田靖隆近乎肯定,只有自營,才能解決交易中的實際問題。他將其歸結為三類,并尋找到對應的解決方法:
1、信息匹配。傳統平臺多是二手地信息,真實度低,買家找不到合適的地。“我們為什么不去找一手地呢?土地所有權歸村集體,承包經營權歸農民。我們先找村委溝通,再下沉到村、社采集。”
2、農民毀約。原因多為未簽訂承包合同,或合同簽訂不規范。“首先需要尊重農民,告訴經營者農民才是主人。然后規范簽約流程,之前與農民直接簽約,后改成與村集體簽。如此,既能了解農民具體情況,又能更好地做思想工作。”
通常,農民的土地流轉出去后,還能去農場上班。“每天薪水60~150元,每年還能拿到600~1200元/畝租金。所以尊重他們,請他們干活,他們一般都會支持。”
3、經營者(受讓方)毀約。“目前還沒發生過。我們已經和中華聯合財產保險公司合作,推出履約保障保險。如果違約實際發生,待關聯土地確認好權責后,及時將土地再次流轉,以免農民遭受損失。”
流程標準化
2015年4月底,籌備多時的“聚土網”上線,掛牌的土地面積約3000萬畝。其中,重慶、四川采取直營模式;其他城市則設立分站(類似加盟,但不收取加盟費)。
田靖隆將重點放在打磨直營模式。他在城市(重慶、成都)設立運營中心,每個運營中心配備20多名自有經紀人負責當地所有的土地交易。
◆ 用戶可在“聚土寶”App中查詢附近的土地(圖為重慶)
實際操作流程為:直采出讓方信息——(受讓方)提交需求——自有經紀人提供居間服務。“服務包括信息匹配、交易撮合、簽訂三方協議、權證服務……完成訂單后收取權證服務費。”
業務推進過程中,田致力于將流程標準化。
比如,他改變了原來一刀切的傭金做法。以前收取3%的傭金,成交后結算,就有可能出現客戶討價還價的現象。而現在根據交易標的的具體情況,制定了收費標準。“以前要防著用戶跳單,他們會覺得服務和傭金不匹配?,F在把服務標準化了,價格又在承受范圍內,所以他們就愿意付費?!?/span>
此外,他還明確了權屬糾紛,將每一步驟的責任落實到人頭。“流轉雙方到某個步驟后,知道下一步該做什么?!?/span>
第一筆交易發生在網站上線的一個月后。那是位于重慶江津的一片花椒地,約200畝。轉讓的總價約40萬。
◆ “聚土網”完成第一筆交易
投資機構開始與田靖隆接觸。8月,“聚土網”獲得中路資本的天使資金;10月,其成為首批進駐騰訊眾創空間(重慶站)的9家企業之一。
叫停兩個嘗試
當同行將交易視為金融的入口時,田靖隆堅持金融只是交易的配套,能提高交易的效率。“就像鏈家為客戶辦理貸款,也只是為了讓房子快點租出去?!?/span>
金融業務,田早有涉足。在網站上線前,田曾幫助受讓方貸款,“他們可能手頭有三四十萬元,但付了租金和押金之后,就沒有后續經營的啟動資金了?!?/span>
于是,他聯系重慶民間的小貸公司,向受讓方提供貸款,“聚土網”收取資方的返點。幾個月時間,“聚土網”陸續促成了9000多萬的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
但在10月,田停止了貸款業務。原因是出現了壞帳,在四川的一塊林地,就有幾百萬的壞帳。“農村土地交易的風控太難做了。它不像房地產那么活躍,資產評估很難,當壞帳出現時,處置變現困難,模式不可持續。”
同一時間被叫停的還有一站式服務。在8、9月,田靖隆引進了一些服務商,準備為受讓方提供增值服務,包括土地整治、農業規劃與設計等。
然而,兩個月間未成一單。“我才發現,這項業務也許是‘閉門造車’,其實并非剛需。比如,要用50萬元進行農業規劃,但經營戶不愿意為看不見的服務買單。服務頻次很低,以至于我們介紹了幾次,都未成單?!?/span>
服務眾包
“聚土網”的業務發展迅速。在年底,網站掛牌土地面積約1.39億畝。在直營的重慶和四川,累計完成了530多筆交易。
但田深感壓力,直營的結果是擴張過慢。通常,一個經紀人負責兩三個鎮,但他們的工作半徑仍然太大,“農村土地偏遠,那么多土地資源信息、用戶需求,如何收集?”
于是,他開始探索“農村合伙人”的方式。他在重慶招募了800多位農村合伙人,主要是當地經營戶、合作社等農業相關人士,未來也會考慮招募大學生村官。
這相當于服務眾包化。田靖隆專門為合伙人開發了“聚土寶”App,合伙人可以發布土地信息、幫助客戶(經營戶)申請金融服務等;而看地、撮合、簽約等工作仍由經紀人負責;交易完成后,合伙人可以獲得返傭。
嘗試新模式的同時,田也推出了新的金融服務。這一次資方主打經營戶的信用貸款,為他們提供租金分期等?!斑@次的資方比較成熟,不擔心風控問題。之前小貸出現問題,是因為他們做的不是小貸,而是在放大貸?!?/span>
過去2015年,“聚土網”的營收為273萬元;今年以來,逐漸扭虧為盈。
目前,“聚土網”的掛牌土地面積為1.42億畝,田靖隆希望今年可達到3億,“因為有了土地資源,平臺才有價值。”同時,他計劃在2016年新開2~3家直營運營中心,目標鎖定在山東、江蘇、湖北、北京等土地流轉率高的城市。此外,他還準備將直營城市下的農村合伙人發展到6000人。
除了交易、金融服務,田靖隆還在布局農村土地的資產管理。關于后者,他賣了一個關子:你就理解為農村土地的Wework吧……
來源:鉛筆道 記者 邵希
第一時間獲取新鮮的行業資訊分析,請在微信公眾賬號中搜索「聚土網」或「jutucom」,或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即可獲得聚土網每日優質精華內容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