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互聯網+糧食”行動計劃

            聚土網 2016-02-01 13:36
            摘要: 為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委實施“互聯網+”行動戰略部署,按照省政府關于“互聯網+農業”總體要求,依據國家糧食局《大力推進糧食行業信息化發展的指導意見》和《糧油倉儲信息化建設指南(試行)》,結合我省糧食行業發展實際,制定黑龍江省“互聯網+糧食”行動計劃。   一、總體思路和工作目標   (一)總體思路。以“互聯網+糧食”為載體,以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為驅動,以深化糧食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和共享服務為主線,以糧食流通購、銷、存動態管理信息系統建設為重點,以統籌規劃、注重實效、協同共享、保障

            為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委實施“互聯網+”行動戰略部署,按照省政府關于“互聯網+農業”總體要求,依據國家糧食局《大力推進糧食行業信息化發展的指導意見》和《糧油倉儲信息化建設指南(試行)》,結合我省糧食行業發展實際,制定黑龍江省“互聯網+糧食”行動計劃。

              一、總體思路和工作目標

              (一)總體思路。以“互聯網+糧食”為載體,以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為驅動,以深化糧食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和共享服務為主線,以糧食流通購、銷、存動態管理信息系統建設為重點,以統籌規劃、注重實效、協同共享、保障安全為原則,加強頂層設計,堅持需求導向,利用原有信息化管理基礎和網絡信息技術,強化信息系統的整合共享、業務協同和互聯互通,有效提高公共服務水平,推動傳統糧食流通產業轉型升級,加強行業管理和有效監督,全面搞活糧食流通,促進農民賣糧增收,加快實現我省糧食由“種得好”向“賣得好”轉變。

              (二)工作目標。到2020年,通過加強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建成縱向上聯國家糧食局、下通市縣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橫向與中省直相關部門信息共享,覆蓋省、市、縣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和國有糧食購銷企業、大型糧油加工企業的實用安全、布局合理、便捷高效的全省糧食動態信息系統。

              創新現行糧食市場運行機制,提高糧食交易活動和收益本地化程度,減少農民賣糧中間環節,促進農民增產增收;創新糧食庫存管理和監管手段,提升糧食流通監管能力,實現對糧油庫存數量、質量、儲存安全情況的動態監管;創新公共服務方式,充分利用互聯網提升公共服務質量,有序推進糧食行業業務協同和政務資源共享,提高行政效能,滿足公眾需求。

              糧食行業信息資源開發利用、信息系統集成、信息共享服務和業務協同能力明顯提高;物聯網、云計算等信息化技術在糧食流通領域的廣泛應用,信息化自主創新能力明顯增強;糧食流通信息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糧食電子商務水平明顯提高;建立完善的全省糧食行業信息化標準體系和安全保障體系,行業信息化應用水平全面提升。

              二、建設任務

              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在全省糧食系統建設“一個糧食流通數據中心”,構建“糧食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和“糧食資源管理平臺”,形成一個與國家糧食局和省政府相關部門共享的網絡綜合服務系統。

              (一)糧食流通數據中心。圍繞糧食購銷、統計、儲運、財務、加工、管理等業務環節和監管需求,建設具有大數據、云計算功能的糧食流通數據中心,實現糧食數據資源的匯聚和共享。采集處理各環節信息和相關政策法規,實現糧食信息資源數字化、信息傳輸網絡化和信息處理自動化。利用數據庫技術、數據挖掘技術,實現不同歷史時期各類糧食數據信息的動態管理,提升對糧食信息資源的開發和綜合利用能力。為國家糧食宏觀調控和保障糧食安全,促進糧食流通產業健康有序發展提供支撐。

              (二)兩個平臺。

              1.糧食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利用互聯網,依托糧食流通數據中心,以龍糧網、省糧食局門戶網為基礎,建設為社會和市場提供市場信息、網上交易、物流配送、融資結算、信息發布、政務信息的綜合服務平臺。

              2.糧食資源管理平臺。利用內部網絡,依托糧食流通數據中心,建設包括宏觀調控、倉儲業務、糧食加工、質量安全、財務會計、監督檢查、軍糧供應等管理功能,對內提供決策參考、服務于政府宏觀調控、監督檢查;對下加強指導、強化智能化管理、數據分析的資源管理平臺。

              三、重點行動

              (一)“互聯網+信息服務”。建立基于大數據支持的市場信息分析和省、市、縣、企業的四級市場信息監測系統,通過采集、整理、分析、發布糧食供求、市場價格和糧食物流信息,更加真實有效地為政府、企業、農民提供市場信息服務。以龍糧網和黑龍江糧油微信公眾號及其他新聞媒體為平臺,實時對社會公開發布糧食市場相關信息,避免各種利用消息炒作市場價格、擾亂流通秩序、制造緊張混亂的不良市場行為。

              (二)“互聯網+糧食營銷”。以糧食交易所建設為載體,改變傳統、分散、封閉的糧食市場營銷模式,開展電子訂單交易、電子中遠期現貨交易、網絡化電子商務(網上商城)等現代糧食市場營銷模式。以糧食現貨競價交易和掛牌交易為核心,有機融合糧食收儲加工、物流配送、融資服務、營銷網絡、市場客戶等糧食流通資源,采用統一競價成交,統一資金結算,統一實物交收,行情實時顯示的交易方式,吸納農戶、合作社、經紀人和經營企業通過網絡入市交易,減少中間環節,減少費用支出,增加農民收入。

              (三)“互聯網+物流服務”。結合現有糧食交易平臺系統、糧食動態信息系統以及大型企業物流網絡系統,采集公路、水路、鐵路運輸等部門的基礎物流信息,建立統一采集指標、統一編碼規則、統一傳輸格式、統一接口規范、統一追溯規程的全國和區域糧食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形成物流信息化服務體系,提升糧食物流信息監管和共享水平,提高糧食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為交易所交易的、產銷合作及“金秋會”成交的合同提供物流支持。

              (四)“互聯網+政務服務”。利用已有信息基礎設施,依托省政府和省糧食局門戶網站,形成統一完整、安全可靠、管理規范、保障有力的糧食流通電子政務網絡平臺,及時發布國家糧食購銷政策和我省糧食流通工作進展情況,滿足政務應用需要,促進糧食行業政務公開;規范各類許可事項的網上辦理,利用互聯網提升公共服務質量,方便各類經營主體取得合法資質,入市開展經營;有序推進糧食行業業務協同和政務資源共享,提高行政效能,滿足公眾需求。

              (五)“互聯網+宏觀調控”。依托糧情基礎信息采集平臺、糧情監測預警平臺,通過互聯網技術實現糧油市場監測信息的實時匯聚和動態更新、對短期糧食價格走勢的動態監測預警和對糧食應急網點信息的動態管理。建設地方儲備糧的庫存動態監管信息系統,建立庫存糧食標識制度,實現庫存實物信息化管理。

              (六)“互聯網+智慧糧庫”。在倉儲設施專項調查的基礎上逐步實現庫存糧食識別代碼全覆蓋,通過計算機網絡技術、軟件技術、傳感技術、自動控制技術等手段,建設具有開放性、可擴展性的糧油倉儲業務管理體系,實現倉儲業務管理的規范化、信息化。逐步實現庫存糧食識別代碼關聯信息自動化采集,賦予庫存糧食唯一的“身份標識”,實現糧食流向可追蹤、質量可追溯;探索實現糧情監測可視化,逐步實現溫度、濕度等數據的自動采集;探索實現企業安防的自動預警。

              (七)“互聯網+糧食加工”。運用互聯網數據庫等技術,建立健全糧油加工業監測運行分析系統,對糧油加工企業生產能力、運行狀況、產品營銷、品牌建設、利稅水平進行系統分析研究,及時了解掌握企業生產運行情況,提高糧油加工行業運行分析研判和信息發布等服務能力和水平,為政府決策提供依據,促進加工企業加快發展。

              (八)“互聯網+質量監測”。建立全省糧食質量安全檢驗監測信息預警系統、檢查管理信息系統和糧食質量檢驗監測資源管理信息系統,開發庫存糧食質量安全檢查管理信息系統,實現采集源頭數據、記錄倉儲變化、跟蹤流通路徑、追溯質量源頭、嚴格過程控制、確保質量安全;動態掌握市縣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日常質量監管工作和糧食經營企業內部質量安全管理信息,強化層級監管,提升糧食質量安全監管信息化和規范化水平,切實提高政府監管和公共服務能力。

              (九)“互聯網+財務管理”。建設“高效、便捷、安全、穩定”覆蓋全省以及國有糧食企業的財務會計信息互聯平臺,促進信息資源共享,提高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和糧食企業財務會計工作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推廣糧食會計核算電算化,建立起規范、統一、高效的糧食會計核算電子信息數據處理與交互,全面準確反映企業和單位的經營活動和財務狀況;建立糧食財務報表報送專用數據傳輸網絡,實現省、市、縣直至糧食企業的互聯互通,提高財務數據上報的及時性和安全性,進一步提高糧食財務會計管理水平。完善財務監督功能,實現重要財務指標智能分析,提升糧食財務信息評價能力和科學決策水平。

              (十)“互聯網+監督檢查”。建設糧食監督檢查信息系統,有序推進省與市縣之間的信息共享,實現各級糧食監督檢查工作信息化和管理智能化,提升糧食流通監管能力。以糧情基礎信息采集平臺為依托,開發糧油庫存動態監管系統,按照設定檢查要求,實時提供特定監管對象糧油庫存管理狀況,實現對糧油庫存數量、質量、儲存安全情況的動態監管。開發糧油庫存檢查管理信息系統,提高庫存檢查工作效率和水平。建立監督檢查行政執法案件管理系統,動態掌握各地涉糧案件受理、立案、查處、結案、歸檔等信息,網上跟蹤案件辦理進度,指導各地行政執法工作;建立網上糧食經營者誠信檔案管理系統,動態掌握糧食經營者基本情況,加強社會監督,提高監管效率,提升糧食經營者誠信管理水平。

              (十一)“互聯網+軍供管理”。加快軍糧供應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完善軍糧供應管理系統,提升軍糧供應信息統計分析能力,增強軍糧供應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提高軍糧供應信息化水平。健全完善軍糧供應綜合信息管理系統,實現財務核算電子化,優化整合辦公自動化系統。開發軍糧倉儲信息和質量監管系統,實現經營管理和質量管理信息化。開發軍糧應急保障系統,提升應急指揮管理、應急物資管理、應急資金管理和應急演練保障管理水平。

              三、保障措施

              “互聯網+糧食”行動是一項系統工程,為確保各項重點工作順利開展,要從組織領導、制度建設、政策資金、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

              (一)強化組織領導,層級負責推進。充分認識“互聯網+”是全面滲透各個行業的技術變革、“互聯網+糧食”是為了讓農民糧食賣得更好的重大措施。要建立信息化工作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統一組織推進落實。省局做好頂層設計,統籌推進全省“互聯網+糧食”行動;市縣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制定本地“互聯網+糧食”行動計劃,督促指導企業開展工作;地方國有糧食購銷企業加強基礎工作,準確采集上傳基礎信息。

              (二)加強制度建設,完善工作機制。制定“互聯網+糧食”建設的相關管理辦法,建立糧食行業信息資源分類、采集、共享、整合和保密制度,明確各級行政管理部門在信息來源、標準和交換中的責任和義務,探索建立統一規劃下靈活、有效的信息資源共享機制;建立健全糧食行業發展水平評價機制和項目建設評估機制。

              (三)認真謀劃項目,積極爭取政策資金。認真謀劃項目載體,嚴格進行項目論證,強化規劃引導,注重項目建設先進性、可靠性、保密性和安全性,防止低水平重復建設;要用足、用好、用活國家和省既定的各項支持政策,主動加強與發改、財政、商務、工信、科技等部門的協同運作,多渠道爭取政策和資金支持,有序開展“互聯網+糧食”項目建設;拓寬投資渠道,積極吸收社會資金,推動糧食行業信息化建設。

              (四)加強隊伍建設,提供人才保障。完善人才培養工作機制,推進專業人才知識更新工程,堅持多渠道培養與高起點引進人才并舉,培養一批糧食信息技術創新團隊和帶頭人;鼓勵各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和教育科研機構與企業聯合開展教育培訓活動;著力培養既精通糧食業務又通曉信息技術的復合型人才;建立糧食人才數據庫,收錄全省企事業單位糧食專家人才信息、糧食院校學員信息、企業人才需求信息,服務糧食流通人才隊伍建設。    來源:黑龍江省人民政府網站

             
            JLZZJLZZ亚洲乱熟无码| 亚洲va国产va天堂va久久| 亚洲美女自拍视频|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久久精品大| 中文字幕第一页亚洲|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免费日韩无码系列| 亚洲精品成人区在线观看| 亚洲AⅤ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亚洲毛片| 亚洲AV蜜桃永久无码精品|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一区| 亚洲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激情小说亚洲色图|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 精品久久久久亚洲|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女人久久久 | 亚洲熟妇久久精品| 亚洲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jiz zz在亚洲| 亚洲精品国产第一综合99久久|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7777777| 亚洲国产区男人本色| 欧洲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人成在线影院| 亚洲成a人在线看天堂无码| 亚洲日本韩国在线|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 |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久久九九| 在线亚洲精品福利网址导航| 亚洲色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日韩亚洲人成在线综合日本| 亚洲av福利无码无一区二区| 亚洲高清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一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mv| 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不卡|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网站| 精品亚洲综合在线第一区| 亚洲人成网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