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3日上午,東莞市國土局局長劉杰率隊做客網上熱線,節目中談及市民關注的不動產登記改革與小產權房等熱點話題。他說到:東莞將在條件成熟后統一發放不動產登記證書。
市國土部門表示,東莞將大力推進國土管理信息化建設,實現國土業務的網上審批、查詢、監管和服務,接下來,國土部門還將開通手機APP,方便市民辦理申報、查詢、登記等業務。
此外,國土部門提醒,不要將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與小產權房“轉正”混為一談,“對小產權房將繼續嚴格查處,呼吁市民切勿購買小產權房。”
辦理國土業務今后可直接用手機APP
劉杰介紹,近年來,東莞市國土局高度重視國土管理信息化建設,完成了全市的1:500數字化地形測量,開通了電子政務平臺和各類審批系統,建立了三維城市空間數據庫,初步實現了“一張圖”管地。借助信息化手段,全市國土管理水平大幅提升,節約集約用地能力顯著提高,用地服務保障更加精準到位。2015年東莞國土信息化管理成果顯著,在廣東省節約集約用地考核中排名第一,在東莞市“三重”建設服務單位考核中排名第一,并榮獲全市經濟建設類優秀單位等稱號。
2016年,東莞國土系統將圍繞“精準、高效、便民”三個重點開展工作:利用信息化提升國土數據的準確性,充分發揮土地要素的支撐作用;促進國土資源數據共享,不斷提升國土業務審批效率;提升群眾辦事的便捷性,利用網上辦事大廳、手機APP等降低群眾辦事的成本和門檻,不斷加強保障民生的服務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市國土部門將開通手機APP,讓群眾能夠移動辦理申報、查詢、登記等業務,進一步降低市民辦事的成本和門檻。
時機成熟即頒發不動產登記證書
2015年3月1日起,我國開始實行《不動產登記及暫行條例》。東莞首張不動產登記證將在何時誕生?備受市民關注。
對此,東莞市國土資源局副局長莫偉鳴表示,東莞不動產登記機構整合剛剛完成,業務整合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為確保業務流程不亂,將在全部整合完成后再發放不動產登記證書。
據介紹,不動產登記是根據物權法建立的物權制度,也是行政機關機構改革和職能調整的重要內容。
根據國土部發布的在2016年1月1日起實施的《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實施細則》,要求發出第一本不動產登記證書后,全市范圍都必須啟用統一的不動產登記證書。
市國土部門表示,鑒于目前全市各方面的準備工作尚未完成,經請示上級,東莞將在條件成熟后再統一發放不動產登記證書。目前,各部門仍按照原有分工職責發放各類舊版證書,這些舊版證書即使在新版證書發放后依然長期合法有效。
不動產登記并非給小產權房“轉正”
有市民表示,“小產權房”破壞市場公平,應該建立一定的價差補償機制,否則就破壞了市場公平性。
對此,莫偉鳴表示,“小產權房”是社會上對沒有合法手續房產的通俗稱謂,而不動產登記改革不會使小產權房合法化。他介紹,近年來國務院有關部門多次重申,農村集體土地不得用于經營性房地產開發,城鎮居民不得到農村購買宅基地、農民住房和小產權房等等,并要求國土、住建等部門加強管理,嚴厲打擊小產權房。
不動產統一登記的目的是整合各部門分散的不動產登記職能和數據,方便群眾辦事,而不是為違法建設的小產權房補辦手續,對于小產權房,市國土部門將繼續與住建部門相互配合、嚴格執法、堅決叫停、嚴肅查處,對于頂風違法建設、銷售造成惡劣影響的小產權房案件,將公開曝光,掛牌督辦,堅決“拆除一批、教育一片”,發揮警示和震懾作用。
莫偉鳴也提醒市民,勿將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與小產權房“轉正”混為一談。當前全國一些地區試行了農村宅基地的有償退出、集體經濟性用地入市的制度改革,這些改革的對象針對的是已經取得合法審批用地資格的農村宅基地、農民房屋,圍繞的是宅基地的退出管理,而不是對違法違規建設的沒有任何產權手續的小產權房予以“轉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