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生豬規模化養殖不斷發展,新的挑戰和疑問也隨之出現。究竟何種養殖方式最適合目前中國的國情?中國的生豬養殖格局將如何演變?在目前規模化企業仍舊著力構建完整產業鏈的同時,是否需要有更多的小規模經營個體?
下面通過剖析并比較中國目前生豬養殖的不同模式,也許可以找到未來中國生豬養殖模式的各種可行性和方向。
養豬現狀:中小散戶與規模化企業的矛盾
1、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國從美國引入規模化、工業化養殖的理念,并且引進國外豬種,學習飼料配方,從而助推了中國的生豬規模化養殖。
2、一批有實力的規模化企業也隨之成長起來,包括南方的溫氏、中原的雛鷹、中部的正昌、西部的鐵騎力士、中南的唐人神等。近年來其他一些行業外資本紛紛涉足養豬業。
3、中國的生豬養殖正朝著規模化、企業化的方向發展。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眾多的散養農戶們淹沒在巨大的規模化浪潮中。
4、各種問題開始顯現,包括工業化飼料原料受制于國際價格;種豬資源受制于進口;規模化養殖所需的大量土地與耕地之間存在沖突;規模化養殖所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等。
5、企業化經營的生豬養殖令豬肉市場供需平衡更加難以預測,中小散戶養殖者的養豬風險加大,遇上低谷期往往血本無歸。這實際上是中國長期以來的傳統農戶散養與現代化企業養豬模式之間的矛盾。
對此,業內已經開始反思,尋求突破。
對美國模式的冷思考
美國的畜牧業發展模式對中國畜牧業有著巨大影響,中國現代養豬業基本就是參照了美國模式。
1、品種組合來說主要采用大白×長白×杜洛克三元雜交;飼養方式是規模化、工廠化、集約化;飼料工業配方則是“玉米+豆粕+添加劑”。在國際化、市場化的新形勢下,這種簡單的參考已暴露出許多后遺癥。“玉米+豆粕+添加劑”的模式使中國生豬養殖業高度依賴玉米和大豆;工廠化高密度的養殖則加大了疫病防控的難度。
2、產生問題并非模式本身有問題,而是采用同樣模式的兩個國家,其自然條件存在差異。美國農牧業的資源特點是地廣人稀,適合發展土地密集型為主導的規模化畜牧業。同時美國金融資本雄厚,但勞動力短缺且人力成本高,就揚長避短發展資本密集型的工業化、機械化畜牧業。美國城市化程度高,市民多農民少,因此沒有農村問題,也不存在農民問題,僅是單一的農業問題。
加之擁有全球市場資源,在這樣的國家優勢下,美國農業發展出了以大型規模化、高度專業化、組織形式企業化為主要特征的美國模式。
3、對比中美兩國在自然資源和地理環境上的差異,便不難看到兩國在實踐同一種模式時出現的不同情況。誠然美國模式在很長一段時期內促進了中國生豬規模化養殖的發展,但任何行業在發展初期都會展現出巨大的生命力,呈現出迅速發展的態勢,只是如若完全復制他國模式,則其后的影響會慢慢體現出來,反而阻礙行業的進一步發展。
美國是因地制宜發展出了適合自己的模式,中國也應該因地制宜,在借鑒先進模式的同時,探索適合本土化經營的模式,避免走入誤區。
垂直規模一體化養殖模式的探索與誤區
1、過度追求規模化發展
受美國模式影響,一些企業過度地突出規模化。在市場多變的信息化時代,在消費者個性化主導的環境中,垂直一體化的“大而全”巨型企業反而顯得格格不入,其大量生產有時候反而起到了反作用。
我們看到,整個2012年豬肉市場的供給都呈現嚴重過剩的局面,導致整年的行情十分低迷。本刊記者曾專訪中國畜牧總站站長李希榮,他則認為這是由于一些企業對生豬規模化養殖的發展總量沒有一個十分清晰的度量。這從側面可以反映出,生豬規模化養殖企業在生產時,對于市場飽和度還沒有科學的預測的分析。這也成為盲目追求生豬規模化生產的最大風險所在。
2、“公司+農戶”模式的成功與發展
中國生豬養殖業在發展中雖然暴露了完全照搬美國模式而產生的缺陷,但很多企業也在不斷地根據中國實際的國情探索自己獨特的養殖模式。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具有本土特色的“公司+農戶”的生豬養殖模式。
“公司+農戶”的養殖方式如今在畜牧養殖業已非常普遍,也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由于近年來發生的一些食品安全事件,如肯德基的“抗生雞”事件等,暴露出國內一些采用“公司+農戶”模式的企業在管理上的問題,消費者也開始質疑“公司+農戶”模式生產出的食品的安全性。
但有觀點表示,這些食品安全事件完全不是模式本身的問題,只要有完善的管理體系,就不會出現食品安全事故。
“公司+農戶”是規模化企業與中國本土農戶散養結合所構建的一種合理的養殖模式,除了溫氏、雛鷹之外,其他規模化企業也都在根據自身所在的不同區域特點構建相關模式。
小規模主體的“家庭農場”模式將嶄露頭角
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提“家庭農場”概念,給探索生豬養殖模式的人們指出了一個更加明確的方向。具體到生豬養殖模式來說,業內相關人士則認為歐洲比較普遍的小型家庭農場模式更適合中國來,但對中國能否成功復制這一模式仍然信心不足。其實說得直白一些,家庭農場就是以農戶為主體的小型規模化的微觀經營體。
適合中國的規模化應該是越來越多的小型規模化。這里所說的小型規模化就是理想中的家庭農場,區別于目前的粗放式農戶散養方式。小型規模化經營體從事的是社會化商品生產,不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采用的也是良種、良料、良法等現代技術。
與企業化經營相比較,農戶家庭經營具有內部組織成本低、溝通協調成本低、內部環節少、運行費用省等優勢。農戶家庭經營機制靈活,適應市場波動變化的能力強。
小規模農戶家庭經營,管理層次簡單,責權利集中統一。不需要龐大的管理機構,也不需要眾多的管理人員。適合農民的管理素質和駕馭能力。農戶家庭經營門檻低,關卡少,與小額信貸等農村金融政策相配套。
循環經濟的終極生態模式
畜禽養殖一大特點是會產生大量的糞污,如不處理就會對環境造成巨大的污染。在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的當下,建立一種對周圍環境影響最小的生態養殖模式,是探索未來中國生豬養殖模式需要考慮的另一個層面。
實際上,循環經濟就是答案。讓我們再回頭審視一下美國模式,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實現了種養結合的循環經濟。中國,由于土地制約,地域復雜,規模化豬場往往在選址建立時就受到很多限制,不能有效地結合周圍環境實現種養結合。其直接結果就是養殖產生的糞污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反而給周圍環境造成污染。
您是不是有農產品、農資要出售?
加入美村,全國數千個“美村站長”幫您賣!
您也可以成為“美村站長”幫平臺賣農產品,賺傭金。
買貨賣貨全都有,銷售賺錢兩不誤!
微信加“美村小助理”(meicun01)加入。
或長按二維碼直接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