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總理7月17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支持平臺經濟健康發展的措施,壯大優結構促升級增就業的新動能。
會議指出,互聯網平臺經濟是生產力新的組織方式,是經濟發展新動能,對優化資源配置、促進跨界融通發展和“雙創”、推動產業升級、拓展消費市場尤其是增加就業都有重要作用。
會議強調要優化互聯網平臺經濟發展環境,并提出了今年建成全國統一的電子證照共享系統和電子發票公共服務平臺等具體目標。
▍平臺經濟能促升級增就業
本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近年來我國平臺經濟蓬勃興起。要遵循規律、順勢而為,支持推動平臺經濟健康發展。
那么何為平臺經濟?上海市在2014年發布的《關于上海加快推動平臺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中就提出,平臺經濟是基于互聯網、云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以多元化需求為核心,全面整合產業鏈、融合價值鏈、提高市場配置資源效率的一種新型經濟形態。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上海市、江蘇省、湖北省等省市近年來已陸續對平臺經濟開展地方實踐。比如湖北省和江蘇省都在2015年發布了關于加快互聯網平臺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湖北省的意見中提出互聯網平臺經濟是基于互聯網進行資源分配、生產和消費的網絡化經濟形態;江蘇省意見則明確互聯網平臺經濟是基于互聯網、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新型經濟形態。
無論哪種定義,平臺經濟都離不開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的支撐。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理事長黃澄清表示,平臺經濟把傳統的線下服務搬到線上,使得傳統經濟變成了信息化支撐的新經濟體系,不僅有利于降低國家經濟的運行成本,大大提高效率,使老百姓更方便地享受到各種服務,也有利于傳統產業的升級。
與此同時,新業態的出現也增加了新的就業。以電商產業為例,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對記者表示,電商不僅本身創造就業,實際上還轉移了不少就業,網絡上的各種賣家、服務商、客服、運營等總共有幾千萬人。
數據顯示,淘寶電商平臺直接或間接拉動就業人數已超1000萬,僅浙江62個“淘寶村”就直接帶來6萬人就業,并催生出網店裝修師、“淘女郎”等新興職業。
不僅如此,曹磊表示,平臺經濟還能夠促進信息消費的升級,尤其是通過移動互聯網,讓各種信息消費方便很多。同時,一些縣域或農村地區通過電商平臺還可以買到當地買不到的東西。
國家統計局貿易外經司司長藺濤在解讀宏觀經濟“半年報”時提到,在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普及率不斷提升、網民規模持續擴大以及城鄉物流配送體系日益完善等因素的支撐下,網上零售增勢良好。今年上半年,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增長21.6%,增速比同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高13.2個百分點,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9.6%,比上年同期提高2.2個百分點;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的貢獻率超過40%。
▍既要大力發展也要有效監管
本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對支持平臺經濟發展部署了三項舉措。
一是要發展平臺經濟新業態。要順應群眾需要發展“互聯網+服務業”,支持社會資本進入醫療健康、教育、養老家政等領域,提供更多優質高效便民服務。適應產業升級需要加快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及應用,推進制造資源、數據等集成共享,發展智能制造和服務型制造。
二要優化發展環境。推進登記注冊便利化,放寬新興行業企業名稱登記限制,簡化平臺企業分支機構設立手續。指導督促有關地方評估旅游民宿等領域政策落實情況,優化準入條件、審批流程和服務。完善平臺企業用工、靈活就業人員相關政策。加強政府部門與平臺數據共享,今年建成全國統一的電子證照共享系統和電子發票公共服務平臺。鼓勵金融機構為平臺經濟發展提供支持。
三要按照包容審慎要求,創新監管方式,探索適應新業態特點、有利于公平競爭的公正監管辦法,推進“互聯網+監管”。強化信用約束,科學合理界定平臺主體責任,依法懲處網絡欺詐、假冒偽劣、不正當競爭、泄露和濫用用戶信息等行為。
在黃澄清看來,“互聯網+服務業”最根本的還是要看老百姓的需求,需求找對了,產業才能持續發展。之所以明確支持社會資本進入醫療健康、教育、養老家政等領域,說明了在這幾個領域互聯網平臺經濟的發展現狀與老百姓的需求之間還存在較大差距。而我國工業互聯網的發展目前也處于起步階段,需要更多資本投入到工業互聯網的平臺建設、智能制造等方面。
黃澄清說,會議為這幾個領域明確了具體的發展方向,同時政策更加開放,鼓勵社會資本進入能夠加速把這些領域的平臺搭建起來,更快地給老百姓帶來方便。
他表示,任何新技術的進步都是一把雙刃劍,帶來方便的同時也會暴露一些新的問題。傳統監管方式不能適應新業態的監管,就難以及時發現問題、處理問題,進而造成問題泛濫。而假如監管跟不上,就會給老百姓帶來欺詐、用戶侵權、信息濫用、假冒偽劣等損害。
“所以這兩者是配套的,一是要大力發展,同時也要有效監管,要有互聯網手段支撐下的監管。”黃澄清說,約束是為了發展,沒有約束的發展是不可持續的發展。只有建立“互聯網+監管”的技術手段,才能保證平臺經濟規范發展。
對于如何使平臺經濟更好地發展,曹磊提出了四點建議:
一是既要發展實體平臺經濟,又要發展虛擬平臺經濟;
二是既要引入外來平臺型企業,又要扶持本土平臺型企業;
三是既要重視消費品流通領域平臺經濟,更要重視實體制造業平臺經濟;
四是既要扶持“大而全”綜合性平臺企業,也要培育“小而美”垂直型平臺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