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學寺村位于金堂縣城東北,東鄰福興鎮三王廟村,西連三星鎮天燈村,南靠三星鎮川福號村,北接石板河村,以境內三學山而得名,距縣城3公里。全村幅員面積7.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098.1畝、林地面積4025.85。轄12個村民小組, 645戶1833人。
三學寺村山川秀美,文化歷史底蘊豐厚民,傳說為蜀中八仙之一的李八百三次學道之地,佛教文化源遠流長,三學山上在隋唐時即建有上、中、下三寺即法海、普濟、廣濟三寺,總稱三學寺。現存法海、廣濟二寺,寺前登山道上還建有前庵開照寺。轄區內諸寺四周竹樹掩映,泉壑優美。并有“飛來石”、“佛跡石”、“盤陀石”、“皇姑墳”、“黃犢塔”、“七佛巖”以及李八百煉丹的“棲賢洞”(因洞穴深邃曲折,水滴泉中,酷似琴聲,又名琴泉)、李女“妙應真人”修真的“仙女洞”、“仙人井”、趙子龍刷洗座騎的“洗馬池”、李陽冰篆刻巨字的“洪都觀”和該山獨有的奇景“圣燈朝佛”等勝跡。加之唐代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段文昌等人附庸風雅,為山上的“鸚鵡舍利塔”、“支提石塔”等撰文立碑;隋代高僧智炫,唐代高僧悟達國師、鑒源、慧觀等均曾來寺講經巡禮,悟達且請四川著名畫家李升在成都大圣慈寺真堂內繪制一堵《漢州三學山圖》并為推崇(見宋人黃休復所著《益州名畫錄》);三學寺內并藏有“碧玉佛籠”、“藕絲袈裟”、“錦字心經”、“貝葉金字涅槃經”等珍貴文物。山下更兼有60、70年代經典建筑“東方紅機械廠舊址”。
-
村委核實:
是
-
政策補貼:
否
-
特色產業:
-
適宜:
不詳
-
交通配套:
-
生活配套:
-
10公里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