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開始推廣種紅高粱的時候我就開始種了,從最初的兩分地發展到現在的3畝多……”高橋鎮火石村羊眼壩組61歲的繆發會正在喜滋滋地查看高粱的生長情況。8月1日,記者在該組看見400多畝紅高粱長勢喜人,沉甸甸的高粱穗在秋日的陽光下亮閃閃、紅彤彤,空氣里散漫著陣陣清香,呈現出一幅豐收的景象。
高橋鎮屬于低海拔河谷地帶,氣候溫熱,雨水豐足。近年來,該鎮為切實幫助農民增收致富,瞄準市場積極發展特色產業,以“訂單種植合同”模式,重點發展紅高粱種植產業。
“我們村利用本地氣候和群眾種植紅高粱有豐富的經驗等優勢,積極推廣紅高粱種植,實行的是‘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生產種植模式……”高橋鎮火石村監委主任吳在松告訴記者,鎮政府與遵義川義公司、重慶上橋公司按5.6元/公斤的價格簽訂了銷售合同。該村相應成立裕華種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邀請農業部門技術人員到田間地頭,給群眾傳授紅高粱免耕深種、抗旱栽培、病蟲害防治等實用技術,并向全村群眾承諾回購紅高粱。“全村基本實現家家都種高粱的局面,種植面積達1400多畝。”
“現在的政策好啊,政府還派技術人員來指導種植紅高粱,村里面按保護價格收購不愁銷路,一年下來光是賣高粱就能收入近萬把塊錢。”該村小溪溝組村民何成德去年種植了一畝多的高粱就嘗到了甜頭,今年他的土地全部種上了高粱?!斑@個高粱全身都是寶,你看嘛,這個廢棄不用的高粱枝還可以編織成掃把……”
56歲的何成德坐在自家門前專心致志地開始編織,不到半個鐘頭,一小扎原本不起眼的高粱枝在何成德的巧手下,變成了一把美觀大方的掃把?!坝酶吡恢ψ龀傻膾甙涯陀闷粒梢杂媚臧褧r間呢……”何成德說。
據高橋鎮辦公室主任徐州介紹,以往高粱枝被拿來當草燒,現在群眾變廢為寶,編織加工掃把,拉到集鎮上出售,深受顧客青睞,成為創收的一個好門路。
據悉,近年來,高橋鎮狠下功夫推進現代農業發展,不斷引進培育新品種和種植技術,發展壯大高粱產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規模化、專業化、訂單化種植為突破口,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力度,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確保群眾真脫貧、能致富、奔小康。
“今年,我們高橋以火石村、齋郎村等為高粱種植示范基地,在全鎮以專業合作社服務為平臺,訂單化種植高粱1.54萬畝。”該鎮黨委副書記羅挺告訴記者,農戶們實實在在的看到了收益,種植熱情也很高,下一步,高橋鎮將不斷擴大紅高粱示范種植面積,帶領群眾致富增收奔小康。(蔣隆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