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定青山不放松,用活土地能生“金”。這是蒼嶺鎮蒼壩村村域經濟發展的真實寫照。
自上世紀80年代中期我縣種植烤煙以來,這個產業以價格穩定、不愁銷路而著稱,成為我縣農業產業中的支柱產業。因此,烤煙被當地群眾稱為“黃金葉”。
在我縣全面發展烤煙種植之初,蒼壩村村民就開始種植烤煙。時至如今,該村烤煙種植面積達到1733畝。
令煙農欣喜的是,2007年以來,重慶煙草公司酉陽分公司對蒼壩村正槽(小地名)的煙地進行了連片整治,讓土地更加平整,耕作更為方便,耕地面積也增加不少。隨后又修建了產業路,還進行了硬化,并延伸到田間地頭,生產成本節約了不少。
“烤煙硬是種得,價格好,又不賒欠。”該村5組村民王思洋說,他從1990年開始種植烤煙。近幾年,每年種植烤煙30畝,一年就有12萬元左右的收入,不但能滿足家庭開支,而且還有盈余。
蒼壩村黨支部書記周傳軍介紹,30多年來,該村以烤煙種植為主,去年種植面積達1500畝,人均年純收入達到6890元。
每年烤煙種植及烘烤的時間是2月到9月。烤煙收獲后土地一直閑置著。
這些閑置的土地資源能否進一步利用,讓老百姓進一步增收?周傳軍看在眼里,想在心里。
2017年,經人牽線搭橋,該村成功引進了涪陵青鴻翔榨菜有限公司,在該村大力發展榨菜產業。
企業引進之后,該村村支兩委干部積極宣傳發動,鼓勵村中能人及煙農帶頭種植。去年,該村種植榨菜面積達1200畝。
不僅如此,涪陵青鴻翔榨菜有限公司在蒼壩村種植榨菜的同時,還在蒼壩村投資4500萬元建設加工廠房,讓蒼壩村民更加堅定了種植榨菜的信心。
“今年,我們將以村組干部帶頭栽、低保貧困戶必須栽、煙農大戶大量栽、一般農戶積極栽的模式做大做強榨菜產業。”周傳軍說,榨菜種植周期短、投入少、效益高、管理粗放,每畝地能采收2000公斤左右,而且公司直接在地里收購,每市斤收購價為0.27元,畝均可增收1000余元,群眾種植榨菜的積極性很高。
近幾年,蒼壩村人居環境改善和產業發展也取得了很大成效。據統計,該村幅員27平方公里,公路總里程達81公里,硬化道路27公里,其中產業路20多公里。
今年,該村申辦了酉陽蒼壩養殖專業合作社和酉陽蒼壩榨菜種植專業合作社,作為村集體經濟的載體。
該村還是我縣有名的微企村,有微企戶29戶。去年出欄生豬3000多頭;山羊800多只;產蜂蜜2500多公斤。
“種植烤煙后再種植榨菜,土地得到了充分利用,同時,也讓每畝土地有更多的收入。”該村村民陳均說,作為農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辛勤耕耘,就會有好的收獲,村里積極發展產業,大家都很支持。更重要的是在家里發展產業,既有穩定的收入,又能夠照顧好家庭,兩全其美。
對于該村未來的經濟發展,周傳軍說,在大力發展烤煙、榨菜的同時,狠抓養殖業,著力實施“三變”改革,促進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