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安順:土地流轉新探索從“頂云經驗”到“頂云精神”的探索

            聚土網 2018-07-07 17:51

            傍晚黃昏,貴州安順市頂云街道辦事處村民羅玉興(音)吃完晚飯,背著小孫女與丈夫走出家門開始散步。走出村里縱橫田地邊精致的石板路,沿著6車道灞凌大道平坦的人行道,20多分鐘后就到“頂云經驗”紀念園,這是自2015年以來天氣晴好時,這她與丈夫必做的一件事,2017起兩人的身影中多了小孫女。


            “我看城里人過得也是我們這樣的生活。”46歲的她樂呵呵地說,“土地流轉,家里買了車跑運輸,女兒出嫁了,兒子與媳婦就在幾公里外的縣城打工,日子此起前些年好過太多了。”


            那些年,那些人


            41年前,因為溫飽問題“鋌而走險”的頂云人,沒有想到當年只為吃飽肚子的舉動會成為中國農村改革重要的篇章。


            上世紀七十年代因為集體所有制生產方式,導致農村和農業發展極為滯后,導致溫飽問題成為主要社會問題之一。1976年安順頂云鄉饑餓成災,在民眾的推選下,38歲的陳高忠擔任村長,帶領幾個年輕人將村里的土地分包到生產小組,次年糧食豐收,貴州省委、省政府認同并推廣了這一舉措,1978年安徽鳳陽小崗村的經驗推出。


            至此,這個在中國大陸版圖上微不足道的鄉村,因最早實行“包產到戶”而被總結為“頂云經驗”,“南頂云、北鳳陽”拉開了中國農村改革的大幕,更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序曲。


            如今健在的陳高忠、陳忠富和陶天云三位老人已是耄耋之年,在陳高忠兒子綠意匝地的小院中,回憶當年打破禁忌試水“定產到組”的往事,依舊激情澎湃。“1976年的冬天,各村寨都有餓死人的消息,最初就想與其餓著等死不如闖一下。”“搞不好就要被扣上‘走資本主義道路’帽子‘受批判’‘坐班房’!”在陳高忠的提議下,全村通過“賭咒發誓”、“打手模印”的方式,先后悄悄把土地定產到組、包產到戶,當地民眾的生活大為改善,溫飽問題全面解決。


            1978年中央實行“定產到組、超產獎勵”聯產承包責任制,頂云人大膽探索的這一條適合國情的農業發展道路,對推動農村土地改革起到積極的示范和帶動作用。頂云鄉也被稱為中國農村改革第一鄉,“頂云經驗”的發源地石板井村,被稱為中國農村土地改革第一村。


            從“頂云經驗”到“頂云精神”


            “在‘頂云經驗’影響下,當地人有著不服輸、敢擔當的精神。”時任關嶺縣書記、安順市人大副主任王猛舟告訴中新網記者:“本世紀初、西部大開發伊始,推進國家退耕還林政策,走在前列的還是頂云。”2008年關嶺縣綠化率達到50%以上,這在以石漠化著稱的貴州關嶺稱得上是一個奇跡。


            2008年改革開放三十周年,貴州關嶺縣與安徽鳳陽締結友好并簽署互助協議,雙方取長補短學習經驗。


            也正是這一年,被時光淡忘的“頂云經驗”再度被提起。縣里修建了“頂云經驗紀念園”,這是一個沒有圍墻且樸素的廣場,一座簡潔的混凝紀念碑,三個立面分別寫著:“頂云經驗紀念碑”“中國農村改革第一鄉”“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字樣,簡潔而大氣,碑座下面雕刻著當年領頭“包產到戶”的五位老人形象。


            “我覺得不甘落后、敢闖敢干不服輸的頂云精神在任何時候都不會過時,特別是在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面臨這么多困難的時候更要去大膽嘗試,我們不能簡單把它理解為包產到戶,雖然時間過去了,但是精神是不變的,只是形式不一樣,具體做法不一樣而已。”現任關嶺縣委書記黃波說。


              如今,在關嶺一項名曰“五戶聯保”的措施正緊鑼密鼓地推進,且成效顯著:實行2名專業養殖戶帶動3名貧困戶養殖“關嶺牛”,推進農業全產業鏈發展,帶動二產、三產發展,推動全民脫貧奔小康。


            2017年關嶺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27元和7992元,分別增長9.4%、11%,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均高于貴州省平均水平,小康實現率預計達95.47%。


            以滬昆高鐵關嶺站建成為契機,局促的關嶺縣城向西延展中心區域面積擴大至9.3平方公里,是原來的3倍多。老城區通過舊城改造,讓窄仄的城市有了“呼吸空間”,關嶺人更愿意把新建的民族廣場叫“好人廣場”,因為全縣民意評選出來的道德模范張榜公布在廣場顯著位置。


            在鄉村,以易地扶貧搬遷為基礎的鄉村振興計劃正在有序推進,通過易地搬遷,將貧困農村人口向城鎮化轉移,同時解決就業問題,讓民眾搬出來,留下來、富起來。


            記者在關嶺灞凌大道邊的產業園區看到,一家正在為廣州某服裝廠進行的服裝加工的車間里,雖已入夜仍然燈火通明,工人們邊踩著縫紉機邊聊天,而這些20歲到近60歲不等的工人,兩年前還是面朝黃土背朝天地與土地、氣候爭斗的農民,如今業已成裝扮時尚的產業工人。


            貴州安順:從“頂云經驗”到“頂云精神”的探索


            從“關嶺精神”到“貴州奮進”


            作為中國新型城鎮化試點縣城,關嶺小城鎮建設讓人意外,這個大部分海拔在800至1500米之間的城鎮,通過招商引資建設了一個冰雪小鎮,修建了室內滑雪場,在小鎮里還有專業賽馬場,每到節假日游玩的人絡繹不絕。


            當年“頂云經驗”正在成為“頂云精神”。


            安順市委書記曾永濤認為:通過頂云人“窮則思變”的具體實踐,對轉變生產方式的探索和創新,而形成的“敢闖敢試、敢為人先、敢于擔當、勇于探索”的“頂云精神”,為安順的發展中帶來了許多精神動力。


            除了黃果樹大瀑布,安順最為人知的還有“塘約經驗”。這個與貴州六盤水的“三變改革”一道載入了中國農村、農業改革的歷史。


            尤其回眸過去這10年,安順卻有揚劍出鞘的態勢,各項深化改革的探索和實踐,讓安順順勢而立。從安順“塘約經驗”,探索“三權”促“三變”農村改革,有效激活了農村沉睡的資源,也激活了農民的內生動力。


            而普定秀水村創新提出的“秀水五股”模式,通過黨政領路、企業幫扶、村民參與的方式,促進無產業、無集體經濟、無增收來源“三無”貧困村向小康村轉變,其經驗也成為貴州農村改革中一個重要的探索。


            所謂“五股”是指當地把所有的盈利收入劃分為“人頭股”“孝親股”“土地股”“笑(效)益股”“發展股”。受益于“秀水五股”的村民張家洪,入股之后,一家三口一年的工資收入達到了10萬余元。用他的話來說,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的村會有今天的樣子。


            從包產到戶,到今天重新走集體產業道路,安順不停的在試水,取得了有典型意義的成果。


            2017年以來,安順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10億元,增長13%;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790億元,增長21%;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5.05億元,增長10.5%;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125元和8932元,分別增長9%、10%。過去的幾年,在貴州經濟發展綜合測評中,安順市2013年至2015年連續三年位居該省第五,擺脫了過去在貴州長期掛末的局面。


            如果說,“頂云經驗”是當時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一個必然,而這個“經驗”背后正是貴州、乃至于中國改革創新的精神實質,這種精神將一直滲透在中國人的生活與精神中。


             
            亚洲人成无码www久久久| 亚洲欧洲专线一区| 亚洲?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 亚洲国产系列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无码av| 亚洲成AV人片天堂网无码|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网址| 久久精品亚洲福利| 亚洲午夜激情视频| 亚洲中文无韩国r级电影| AV在线亚洲男人的天堂| 亚洲精品黄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资源| 蜜芽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无码国产精品网站可下载| 亚洲欧洲日韩极速播放| 亚洲熟妇久久精品| 亚洲风情亚Aⅴ在线发布| 亚洲av无码偷拍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仑| 在线观看亚洲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 色噜噜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精品资在线| 亚洲理论片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尹人香蕉综合|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亚洲国产| 亚洲av片在线观看| 亚洲?v无码国产在丝袜线观看|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影院网站 | 亚洲午夜精品一级在线播放放| 亚洲人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欧洲无码av夜夜摸|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网站|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噜亚洲AV | 午夜亚洲WWW湿好爽|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站| 精品国产亚洲男女在线线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