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是補齊農村牧區發展短板的關鍵時期,全國人大代表“農民博士”馬瑞強因2010年辭去央企高薪工作 返鄉務農創業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作為內蒙古代表團最年輕的全國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是補齊農村牧區發展短板的關鍵時期,全國人大代表“農民博士”馬瑞強因2010年辭去央企高薪工作 返鄉務農創業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作為內蒙古代表團最年輕的全國人大代表,他的目光從沒有離開自己眷戀的黃土地,他創辦的內蒙古烏拉特中旗馬瑞強水果玉米 專業合作社種植面積已過萬畝。
2016年全國兩會,馬瑞強帶來了許多農民兄弟們的心聲,并結合自己創業的經驗,準備提出《加大對農業創業園區的支持》《加強對互聯網+農業支持》《加大對互聯網+農技服務支持》《成立青年引導基金》四條建議。他認為,農村的產業發展要緊跟互聯網。馬瑞強代表建議:
一是為新型農業互聯網項目在政策審批方面提供便利,降低注冊的資金成本和時間成本,在稅收方面提供減免優惠;
二是政府部門金融貸款支持,或設立互聯網農技專項扶持資金;
三是提倡地方政府與互聯網農技項目積極合作,組織當地農技人員定期開展利用互聯網形式的農業教育、培訓;
四是,呼吁行業重視農技在農業生產中的重要性,配合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的供給側改革,通過媒體報道提高農技在農業生產中的指導作用和價值,特別對互聯網應用的農技服務做典型宣傳;
五是,打通農村物流最后一公里,挑選部分行政村設立聯絡示范點,解決電商物流從鄉鎮到村的流通通路,對聯絡點給予一定的資金扶持,鼓勵聯絡點開展自主創業,脫貧致富。
第一時間獲取新鮮的行業資訊分析,請在微信公眾賬號中搜索「聚土網」或「jutucom」,或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即可獲得聚土網每日優質精華內容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