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農業農村部農業貿易促進中心發布消息,今年1-10月,我國農產品進出口額1854.1億美元,同比增長2.3%,農產品貿易繼續實現穩定增長。
中國積極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主動參與全球分工合作,全面開放農產品市場,深度融入世界農業發展。糧棉油糖等大宗農產品進口彌補了國內產需缺口,增加了市場有效供給,水產品、蔬菜和水果等特色優勢產品的出口也帶動了國內產業提質增效,促進了農民就業增收。國際市場空間不斷拓展,中國已與219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農產品貿易往來,已完成17個區域和雙邊自貿協定簽署,自貿伙伴涉及25個國家和地區。“一帶一路”農業合作步伐加快,進博會上食品和農產品展區是展位面積最大、參展企業最多、人氣最旺的子展區。
當前,中國正積極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將繼續堅持互利共贏和對外開放原則,不斷提高農業貿易發展的確定性、有序性、協同性和可持續性。
一是挖掘農業對外開放潛力,積極、穩妥、有序地擴大農業對外開放。順應全球最大規模中等收入群體的消費需求,以及中國農業農村發展需要,對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的高端食品,以及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需要的優質農資、農機具和高新技術,推動實現更大程度的市場開放。
二是加強與各國的涉農政策協調,共同促進農業貿易條件更加便利。以“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為重點,加強國家間農產品貿易發展戰略與規劃對接,構建農業貿易政策對話平臺和貿易促進平臺,強化涉農技術性貿易措施協調,著力推動農產品質量技術標準和認證結果互認,妥善解決貿易糾紛,使農產品和農業生產要素的跨境流動更加順暢。
三是積極參與農業貿易規則制定,促進形成更加公平合理的農業國際貿易秩序。堅定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維護世貿組織在農業貿易規則制定中的基礎地位,積極推動多哈回合農業談判,爭取早日建立公平和以市場為導向的世界農業貿易體制,實現多哈回合發展授權。我們贊成對世貿組織進行必要改革,關鍵是要維護開放、包容、非歧視等世貿組織核心價值和基本原則,保障發展中國家發展利益和政策空間,解決現有農業規則不公平和不平衡等問題。我們對建設開放透明、互利共贏的區域和雙邊自由貿易安排持積極開放態度,為深化農業貿易合作創造穩定、可預期的外部環境。
四是用好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促進農業貿易與相關領域協同發展。我國農產品市場規模和農業產業體量均居世界前列,我們將依托這一優勢,在為世界農業提供增長空間的同時,推動農業領域的雙向投資,擴大農業服務貿易,促進農業貿易投資一體化,使農業經貿合作與科技合作更加平衡。特別是要更好地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建立健全與國內產業發展相協調的農業貿易政策體系,繼續通過農業貿易的發展為產業振興和農民生活富裕提供有力的外部保障,以高質量開放助力鄉村振興戰略順利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