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農業農村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奶業振興有關情況。農業農村部稱,奶業已成為現代農業和食品工業中最具活力、增長最快的產業之一,乳品市場種類豐富、供應充足。
發展成效顯著
農業農村部介紹,通過大力發展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實施振興奶業苜蓿發展行動,推行奶牛遺傳改良計劃,奶牛養殖規模化、標準化、機械化、組織化水平顯著提高,規模養殖成為主力軍。2018年全國存欄100頭以上的奶牛規模養殖比重達到61.4%,全國奶牛平均年單產達到7.4噸,同比提高400公斤,規模牧場全部實現機械化擠奶。
乳品質量安全水平大幅提高。2018年全國生鮮乳的乳蛋白平均達到3.25%,乳脂肪達到3.84%,規模牧場的生鮮乳營養和衛生指標達到發達國家和地區的水平,生鮮乳抽檢合格率99.9%。乳制品抽檢合格率為99.7%,嬰幼兒配方乳粉抽檢合格率99.9%。
乳制品加工方面,2018年全國規模以上乳品加工企業587家,155家嬰幼兒配方奶粉生產企業的1195個產品配方獲得批準。伊利、蒙牛躍居全球乳業前十強,飛鶴嬰幼兒配方奶粉獲得世界食品品質品鑒大會金獎。我國奶業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
推進奶業振興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二級巡視員王俊勛表示,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奶業振興實現了良好開局。乳品生產恢復增長,乳品消費信心提振,市場占有率進一步上升。
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1月-9月全國生鮮乳產量同比增長5.2%,乳制品產量同比增長8.8%,規模化奶牛養殖收益回歸到每年每頭3000元的正常水平。
王俊勛稱,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重點抓好奶源基地建設,奶農辦加工發展新模式的探索,生鮮乳質量安全監管,養殖加工利益連接和奶業主產省振興等工作,充分發揮牽頭協調作用,統籌各方面力量,形成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多方參與、共同推進的多元化工作格局,共同推進中國奶業振興。
養殖節本增效方面,農業農村部大力發展優質飼草種植,實現好草喂好牛、產好奶。推動奶牛活體、養殖場固定資產抵押貸款等信貸產品創新,支持乳企為奶農開展信貸擔保,緩解牧場資金壓力。
發展奶牛家庭牧場方面,農業農村部支持和培育新型奶業經營主體,引導奶農以奶牛、資金、技術、產品等為紐帶組建合作社,總結推廣一批“奶農+合作社+公司”的奶業發展模式。
此外,農業農村部將盡快推動修訂出臺乳制品工業產業政策,放寬乳制品加工準入政策,放寬乳制品加工準入限制,推進奶農發展乳制品加工試點工作,讓奶農分享加工增值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