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電 在農業農村部25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司長魏百剛指出,近期將采取多種措施穩住農民增收勢頭:做好糧食收購工作;做好農民工工資支付保障工作,確保年底前農民工及時足額領到工資;增加農民就近就地就業機會;推動各項惠農政策落實落地。
?農業農村部25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前三季度農業農村經濟形勢。會上有記者問:當前經濟下行壓力較大,農民收入增速趨緩,農業農村部有什么考慮?年底前采取哪些措施確保農民增收?? 魏百剛介紹,這兩年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總體上是穩定增長的,但是增速有所放緩,2018年增速為6.6%,比2017年下降了0.7個百分點。今年前三季度增速為6.4%,比上半年回落0.2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低0.4個百分點。當前受經濟下行以及其他因素影響,保持農民持續增收難度越來越大,各方面對這個問題都比較關注,農業農村部也高度重視。? 魏百剛指出,為了穩住農民增收的勢頭,近期將采取以下工作措施。??
一是確保豐收又增收。當前,正值玉米、中晚稻、大豆集中收獲的季節,農業農村部將統籌做好秋糧收獲防災減災、農機跨區作業,確保顆粒歸倉。配合有關部門落實好稻谷最低收購價政策,做好糧食收購工作,切實保障好糧農的收益。近期,國家公布了2020年小麥最低收購價,每斤1.12元,保持去年的水平,釋放了穩糧的積極信號。農業農村部將指導各地做好秋冬種工作,穩定小麥種植面積,進一步調優品種結構。同時,著力抓好農產品產銷銜接,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讓更多優質農產品產得好、賣得出、賣得上好價錢。?
?二是切實保障農民工工資性收入。工資性收入是農民收入的第一大來源。歲末年尾,農民工辛苦干了一年,絕不能讓他們既流汗又流淚,我們將配合人社部門扎實做好農民工工資支付保障工作,確保年底前農民工及時足額領到工資,保護好農民工正當合法權益。??
三是增加農民就近就地就業機會,加大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開展高標準農田和農田水利的設施建設,加快各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產業強鎮等建設,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積極發展休閑農業、鄉村旅游新產業新業態,撬動更多的社會資本加大對農業農村的投入,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讓農民在家門口也能有收入。??
四是推動各項惠農政策落實落地。督促各地按時足額將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生豬良種補貼、非洲豬瘟強制撲殺補助等資金發放到農戶手中,持續深化各項改革,讓農民分享更多的改革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