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上午,農業農村部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展規劃司司長魏百剛就當前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工作和下一步的工作計劃發表講話。
現代農業產業園,是農業農村部一項推動現代農業發展、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工作。中央1號文件連續三年都對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這項工作作出了系列的部署。
按照中央要求,農業農村部和財政部一起推動這項工作,三年投入了近70億元,現在已經創建了114個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去年年底,在全國農業農村廳局長會議上,農業農村部和財政部首批認定了20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
魏百剛講到,各地都把這項工作作為推進鄉村產業振興、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抓手來推動。在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帶動下,各省已經創建了1000多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和一大批市縣級產業園。
數據顯示,2017年、2018年已有62個國家級產業園創建,每個產業園平均產值60多億元。如四川東坡泡菜產業園達到200多億元,河北鹿泉產業園達到140多億元,廣東新會陳皮產業園產值70多億元。
魏百剛透露,62個產業園的統計顯示,通過產業園建設,吸引返鄉下鄉的創業人員達到14.2萬人,撬動社會資本1800多億元,園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所在縣高34%。
實踐證明,產業園工作抓到了點上。今年4月份在廣東召開的全國現代農業產業園工作推進會上,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特別提出,抓住了現代農業產業園就牽住了鄉村產業振興的“牛鼻子”。
會上,魏百剛表示,未來產業園將從以下三個方面加強建設工作:
第一,要加強高質量建設。要堅持產業園“姓農、務農、為農、興農”的宗旨,在園區內通過主導產業全產業鏈建設,強化科技支持,提高科技含量,突出優質安全特色的農產品生產,促進產村融合、園村一體,高標準、高水平打造一批鄉村產業振興、城鄉融合的樣板。
第二,要創新聯農帶農機制。從產業園創建之初就要探索這樣的機制,要通過入園企業與農戶建立契約型、分紅型、股權型等多種合作方式,積極推廣“訂單收購+分紅”“農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紅”等模式,讓農民更多分享二三產業增值收益。
第三,要抓好典型示范。中國地域很大,農業農村方方面面的情況很多,需要通過這樣的產業園建設來進行不斷地摸索,探索一些好的經驗做法,提煉可復制可推廣的建設模式,加強宣傳推廣,促進互學互鑒,發揮好典型示范作用,通過國家級產業園、省級產業園、市縣級產業園的體系建設,來推動鄉村產業振興,推動城鄉融合發展,把鄉村振興這項工作在產業方面做實、做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