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那時候一百塊錢還能買好多東西。家鄉的青壯年勞動力幾乎全部外出打工,那時候在家種地的都不可能致富,只能保持不被餓死的狀態。可是最近幾年,外出打工的農民陸陸續續的都回來了。
中國農業發展已有長達八九千年的悠久歷史,中國農業出現至今,如果把農業的發展按階段來分,那么創造出工農具算一個時候,土地改革算一個時候,機械化到來算一個時候,新農改又是一個時候!
農業發展至今,可是依然未能成為最光耀甚至還是不起眼的那顆星。
一語驚醒夢中人,過往,中國最賺錢的行業是房地產、金融、電子信息等,農業備受投資商和年輕人的冷落。而時至今日,隨著國家對農業的不斷投入和對農民的大量補貼,有人說,未來的農業終于要轉型了!
從1993年到2013年,從政府管控到上下游整合,房地產行業由“分散”向“集中”轉變后,產生了行業暴利和大量富豪。印證了一個結論:任何行業其結構體由“分散”走向“集中”,都會形成行業相對壟斷,進而產生超額利潤和暴富機會。
而農業,也在經歷著這條道路!
而在農業這一產業鏈里,目前打得最火熱的一隅,便是有機農業,它在現代農業中占據了絕大部分人的視聽。
“有機農業”一詞最早出現在1940年諾斯伯納勛爵的著作《Look to the Land》中。然而事實上,有機農業就是最古老的農業形式。有機農業是一種可持續性的對環境友好的生產方式。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前,農民們沒有從石油中提煉的化學制劑(合成的肥料與殺蟲劑),因此別無選擇,只能進行純有機生產。后來人們發現戰爭期間發明出來的技術對農業生產頗有幫助。
被作為炸藥使用的化學藥品硝酸銨搖身一變,作為肥料派上了用場,增加了農作物產量;而被用作神經毒氣的有機磷化合物后來被用作殺蟲劑,預防植物受到害蟲侵襲。
這就跟人類第一次發現青霉素用作抗菌藥物一樣,它對于人類的作用是巨大的,只不過之后的普遍抗生素濫用導致了其他問題而已。
如今,在各類肥料施用量大,利用率低的情況下,土地所受污染尤其明顯。我國保住了18億畝耕地這條紅線,糧食連續12年增產,然而,時不時出現的鎘大米、鎘小麥等事件也讓人憂心。農藥、除草劑殘留污染了土壤,造成“癌癥田”,導致“土地‘過勞死’”。
而土地不會開口說話,糧食也不會說話,最終受害者又變成了我們施加者自身。
食品安全問題怎么辦?這是如今大多數人在憂慮的問題。有機農業再次從遠古時代回到了人們眼前。
有機農業生產中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農藥、生長調節劑和畜禽飼料添加劑,而采用有機肥滿足作物營養需求的種植業,或采用有機飼料滿足畜禽營養需求的養殖業。完全符合了安全種植、健康食品的需求。
有機農業與目前農業相比較,還有以下特點:
1、可向社會提供無污染、好口味、食用安全環保食品,有利于人民身體健康,減少疾病發生;
2、可以減輕環境污染,有利恢復生態平衡;
3、有利提高我國農產品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增加外匯收入;
4、有利于增加農村就業、農民收入,提高農業生產水平。
而就在前幾天,2018年11月15日至18日間,于南京開展的全國“互聯網+”現代農業新技術和新農民創業創新博覽會上,我們美村聚土網受邀作為參展單位參會,在這場全面展示農村“雙創”最新成就和最高水準的會展上發現,大多數企業、平臺、種植戶,也都在共同打造“有機生產”這件事。
從有機大米到有機富硒大米,還有有機蔬菜和有機水果等各種品類,都體現出了有機農業這一方向在當下農業發展過程中的流行趨勢。
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中國農業大學有機農業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杜相革表示,10年后,中國有機農業規模將會達到1億畝,主導世界有機農業的發展格局。
而有機農業面臨的問題還有很多:
1、有機農場成本大大高于傳統溫室農場;
2、有機農業發展需要更專業的生產管理模式;
3、有機農場需要很大的投資,而目前市場融資很難;
4、有機農產品價格高,受市場購買力阻礙。
面對高成本,無市場,缺資金、盈利難的現狀,中國90%的有機農場都處于虧損狀態。如何破局,成了當前我國有機農業面臨的首要難題。在解決好這幾大矛盾之后,或許如專家所言,未來10年有機農業將領導中國農業。??
??? 農產品采購或供應點我提交
?? 農產品采購,就上美村旗下聚土網平臺。可微信搜索“meicunxin”公眾號,之后后臺留言提示加入美村農業交流微信群,尋找合作伙伴,一起用土地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