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薯高產栽培技術
一、育苗
育苗是紅薯生產中的首要環節,只有適時育足苗、壯苗才能不誤時機地做到適時早栽、一茬栽齊、苗全株壯的要求.
1 育苗前的準備工作
制定育苗計劃和用種量,選用優質品種并備足物料.
2 選種和排種
選擇具有本品種的皮色、肉色、形狀等特征且無病、無傷、沒有受冷害和濕害的種薯.在當地薯栽插適期前30——35天排種,采用大棚+地膜或冷床雙膜技術于栽前40——45天育苗.排種密度不能過大,以每平方米15——20公斤為好.種薯的大小以0.15——0.2公斤比較合適.
3 苗床管理
苗床管理的基本原則是"以催為主,以煉為輔,先催后煉,催煉結合".前期高溫催芽(1——10天),中期平溫長苗,栽苗前5——7天床溫接近大氣溫度,晝夜揭開薄膜曬苗.排種后蓋土前要澆透水,澆水量約為薯重的1.5倍.
4 適時假植
采苗圃主要用于種薯量少時以苗繁苗,要把溫床育的苗栽植在向陽溫暖、比較肥沃、有灌溉條件的地里.采苗圃壟距為30——35厘米、株距為2——3厘米,與大田的比例一般為1∶20——25.
二、大田準備與移栽
1 薯田準備
一般深耕26——33厘米,可比淺耕15厘米的薯田增產20%左右.
2 移栽
紅薯應采用埂栽方式.打埂方向應因地制宜,在坡崗地要沿等高線纏山扒溝起埂,埂向和山坡垂直,以利蓄水和防止水土流失;在多風地區,埂向以東西為好;在平原地帶,埂向以南北向較好.
3 大田管理
(1) 紅薯生長前期的大田管理
查苗補苗,中耕除草.
(2 )紅薯生長中期的大田管理
紅薯生長中期即薯塊膨大期,此階段從莖葉封壟到莖葉生長達到高峰,薯塊相應增粗膨大.春薯生長中期一般在栽后60——90天,夏秋薯則在栽后40——70天.此期間要注意防旱排澇;提蔓斷根,但不能翻蔓;噴施多效唑,對于徒長地塊每畝用15%的多效唑50——70克,對水50公斤噴霧,一般使用2——3次.同時還要注意追催薯肥,一般每畝施用硫酸鉀10公斤或草木灰100——150公斤.
(3 )紅薯生長后期的大田管理
一是補施裂縫肥(膨大肥).一般每畝施過磷酸鈣15公斤、硫酸鉀5公斤,對水100公斤灌施;二是葉面噴肥.可用0.5%的尿素稀釋液、或2%——3%的過磷酸鈣液、或5%的草木灰水、或0.2%——0.3%的磷酸二氫鉀溶液和1%的尿素葉面噴施,毎7——10天噴1次,連噴2——3次.來源:騰訊視頻、中國好農資等
如有紅薯采購需求,點擊紅色字體與我們聯系,采購農產品,就上聚土網.